中國傳統文化所追求的目標、理想可以用宋代大儒張載的“橫渠四句”來概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正是這四句話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仁者氣象”和“天地情懷”。“為天地立心”,就是要重建天人和諧的生態觀,培養尊重自然的內在價值,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生民立命”,就是調整人類的價值觀,改變人類有物質而無幸福的生活品質,實現真正的發展和真正的幸福;“為往聖繼絕學”,就是要繼承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並立足於當代世界文化發展的水平,進一步整合、創新、發展、深化,使之成為全人類共享的精神財富;“為萬世開太平”,就是要發揚廣大中華精神,通過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建設和諧世界,使人類永久性地擺脫生態危機、人文危機、精神危機,實現人類真正的和諧共處,永久和平。
比如,同樣是“胸懷天下”,但西方盛行的“天下觀”是全球的同質化的單邊主義;中國的“天下觀”則是提倡多極均勢世界中的文化差異多元主義。
又如,同樣是“文化輸出”,西方推行的是“三片文化”——大片、薯片、芯片,美國大片控制人們的視覺娛樂,炸薯片控制人們的胃,電腦芯片控制人們的創造性和文化安全;是“三爭文明”——人際之間競爭,群體之間鬥爭,國際之間戰爭。而中國的文化理想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是“三和文明”——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三、中國文化以何姿態“走出去”
中國文化曾有過“盛唐氣象”的輝煌燦爛。那時,我們有“萬國衣冠拜冕旒”的榮光,有對外來文化“食而能化、化而能食”的氣魄,有敢去“西天取經”、敢上九天攬月的氣象。近百年喪權辱國被動挨打的歷史,大大削弱了國人對中華文明的自信心,以及文明古國應有的尊嚴,由此開始了西風東漸的百年歷程。但中華文明五千年一脈相承、綿延不斷的歷史,特別是經過了一百年的挫折和打擊之後,古老的中華文明不但沒有湮滅,反而開始復興的事實,雄辯地證明了它的合法性、堅韌性與生命力。
——我們因文化是一個互動體系而自信與尊嚴。它保持著互系性的哲學思考方式,讓我們總是尋找事物的兩方面,求和諧,求平衡。這是祖先傳下的法寶。它讓中華民族智慧、敏捷,立於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