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爾的文章在美國引發了許多激烈的反駁和嘲諷。一些流行文化正當性的擁護者群起而攻之。卡羅琳.凱洛格(Carolyn Kellogg)6月23日在《洛杉磯時報》撰文指出,每隔幾年就會就人跳出來宣布“小說已死”,這回是西格爾出場,再度鞭打“小說已死”這匹跑累了的馬。凱女士說,現在人們買書、讀書、在人行道上露宿,就為了先睹改編自小說的電影《暮光之城:月蝕》為快,若有重頭小說午夜發售,他們還會在書店門口安營扎寨,難道這些人都不算我們文化的一部分嗎?
網絡雜誌The Huffington Post在6月28日刊出傑森.品特(Jason Pinter)的文章,辛辣地回擊西格爾,說死的不是小說,而是所謂的“文壇”,其中諸公皆為“龜縮在象牙塔裡,不肯拉開窗簾,看一看這美妙而繁榮的文學世界”的自以為是者,他們瞧不起文學Blog,看不上類型小說,對一切沒上《紐約客》的東西嗤之以鼻。分裂文化的正是這故步自封的“文壇”,他們打壓流行小說,漠視活躍於新媒體的作家和流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3年文壇大佬哈羅德.布盧姆對暢銷小說家斯蒂芬.金獲得國家圖書獎之終身成就獎的公然蔑視。布教授還對J.K.羅琳大加撻伐,說她“文筆駭人,作品糟透”。可正是金羅兩人激發了無數美國讀者的想象,對當代美國主流文化影響極巨。
品先生說,長期以來彌漫著一種謬論,即流行小說等同於爛小說。事實早已不再如此。以最近兩位普利策小說獎得主為例,2008年獲獎的朱諾.迪亞斯之《奧斯卡.瓦奧短暫而奇妙的一生》成了大暢銷書,今年得主保羅.哈丁的《小爐匠》也已印行10萬册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