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方面,在下碣隅裡,高度現代化的美國陸戰隊工兵用三天時間就拓寬了一條可以通行坦克的道路。僅僅十來天時間,一座可以起降C-47運輸機的臨時機場就在下碣隅裡這個四面環山的小穀地裡建成了,陸續建成的還有供給基地、野戰醫院。隨即,美國空軍就給史密斯運來了大量急需的彈藥、食品、藥品、防寒服裝、油料。運輸數量如此之多,以至於美軍最後逃離此地時,還開動推土機坦克破壞了以千噸計的各種物資。與此同時,與中國本土僅隔一條封凍的鴨綠江的志願軍卻連保證基本生存所需的物資都難以供給。
對於當時的戰鬥場面,王學東回憶,“戰鬥進行得非常猛烈和艱苦。美陸戰隊是美國部隊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他們強大的地面火力以及空中掩護,使得他們能夠堅守住陣地。幾天下來,我們58師想殲滅他們一個連或小股部隊的作戰計劃,也都沒有實現。”
戰鬥進入膠著:每天都重複著前一天
中美雙方的士兵從戰場最北端的柳潭裡經下碣隅裡到新興裡60多公里崎嶇不平的公路兩側,以不顧一切的決心,令人難以置信的勇氣,死打硬拼了整整14個晝夜。白天美軍在飛機、坦克和大炮的掩護下凶狠地衝鋒突圍,志願軍則在公路兩側的高地上層層設防,頑強阻擊。夜幕降臨,在照明彈發出的清白色光亮裡,成群的志願軍戰士衝入敵人熾熱的火網,把子彈、炮彈、手榴彈雨點般地投入敵人的防禦圈。再一個白天,美軍又攜帶著更多的傷員重複著前一天的進攻。
海洛德.摩爾豪森下士回憶了其中的一場戰鬥,戰鬥中,美軍擁有強大的空中火力支援,對包圍他們的志願軍發起猛烈反擊,“出乎意料之外,攻山的戰鬥並不激烈。山上的志願軍沒組織什麼有力的抵抗。他們的火力分散,而且多是近距離射擊,對我們的攻擊部隊沒有多大阻擊力和殺傷力。他們的彈著點和手榴彈只落在幾個地方。只要你繞著走,就可以完全避開志願軍的火力。他們也沒有重武器和火力點,我們的35火箭筒基本上沒派上用場。我們團僅以很小的傷亡,就攻到山頂,占領了志願軍的陣地。
一到山頂,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小小的山頭上到處是死亡的中國士兵,大約有一二百具志願軍的屍體。每走一步都會踩到屍體。我從來沒有一次見過這麼多的死人。我的上帝,真是恐怖極了!我們攻擊時並沒有這麼激烈的戰鬥,造成中國軍隊這麼大的傷亡。他們好像大多是在空襲和炮擊時被炸死的,屍首不全,肢體四散。但是班長根據他們鐵青的膚色和無血的肢體推斷說,很多志願軍士兵在我們的空襲和炮擊前已經被凍死了。有些屍體三三兩兩抱在一起,可見他們是想借同志的體溫維持生命。他們都是身著薄衣薄褲單鞋,沒有棉大衣。難道中國志願軍不知道北朝鮮的嚴寒氣候?他們有軍火供應,卻沒有過冬準備?要不是凍死、凍傷這麼多的志願軍,那一二百具屍體就可能不是中國人的,而是我們美軍陸戰隊的。
但很快,夜幕降臨了,10-12碼以外就看不清了。四處一片寂靜,什麼聲音也沒有。幾顆照明彈忽然騰空而起,把我們眼前的山坡照得雪亮。
我的天呀!小小的山坡上擠滿了正在爬山的志願軍,少說也有幾百人吧!他們都低著頭,背著槍,很快地向山上奔來,好像沒有準備射擊,好像山上沒有守軍。‘開火!’連長一聲令下。頓時,我們的槍炮齊發,山坡上一片火海。雖然我既沒看到坦克,也沒看到什麼重武器,但我還是扣動火箭筒的發射扳機。火箭彈拖著長長的火苗,幾個人影在火光中倒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