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英語深度侵入漢語事關文化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2 00:03:21  


 
  最先是英語縮略語(也有人稱為字母詞)在漢語出版物中廣泛使用。世界貿易組織,用WTO入文,接著是CEO、NBA、CPI等排著隊跟進,逐漸成為高頻詞。造成漢英混雜的第二類情況是科技新詞、品牌名稱、專業術語不加翻譯。例如:IT、VCD、DVD、DV、IBM、MP3、QQ、MSN、web、 twitter、iPhone、Google等。第三類情況是人名、地名、企業名、單位名不翻譯。第四類情況是一個英語單詞或一個字母成了漢語造句中的一個詞素,例如:“經銷商PK品牌商”。第五類情況是中國人用英文字母取名,或者直接取英文名:“趙C”、“李一A”、“張@”。公共建築用英語名,例如:SOHO現代城。應該說,第四類、第五類情況對漢語的解體最具有殺傷力,有著潛在的、令人恐怖的威脅!它已經扎根在漢語的細胞裡了。

  一些中國知識分子疏忽麻痹,對英語侵入漢語缺乏應有的警惕,缺乏清醒的文化自覺。在中國的出版物上,在漢語的故鄉,造成漢英混雜甚至可能導致漢語解體的狀況,這不是英語國家所為,而是中國知識分子自己幹的。當然,中國知識分子也不是故意要糟蹋自己的文化,而是處在“無意識”狀態。誰也沒有往深處想:漢英混雜,實質上是打開了英語入侵漢語的缺口,是逮來英語“螞蟻”在自家的漢語“長堤”上打洞。

  事實上,我們前輩對英語縮略語早有正確的處理辦法。比如,石油輸出國組織的英語縮略詞是 OPEC,約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傳入中國,中國就將它音譯漢化為“歐佩克”。至今,在我們報刊的行文中,寫作“歐佩克”,而不是寫作“OPEC”。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至今,當同樣是英語縮略語的WTO、GDP進入中國的時候,我們卻讓它直接嵌入漢語。

  同樣是流行性疾病的名稱,“AIDS”我們將它音譯為“艾滋病”,因愛而滋生的病,還兼著意譯,翻譯漢化做得非常好。到了2003年,非典型流感,國人已經將它稱為“非典” 了,可到了中後期報刊上又都改為“SARS”來稱呼它。去年開始的甲型HlNl流感,用“甲型流感”或“甲流”中文簡稱不是很好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