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錢穆:一生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4 00:01:38  


 
  事實上,錢穆心中“新亞”一詞即“新亞洲”之意,即“重新賦予亞洲以新生命”,錢穆希望把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建成一個傳播中國文化、亞洲文化的中心。

  錢穆主講的中國通史課,是學校最大的號召力量。新亞書院遷入桂林街後,來訪的學人增多,限於學校的規模和經費無法一一聘請。在錢穆的倡議下,創辦文化講座,利用晚間無課的時間,每周洽請校外學者做公開的學術講演。新亞文化講座每周末晚上7至9時在桂林街校舍的四樓大教室舉行,可容納百人左右。每至周末,無論是寒暑風雨,校外來聽者常常滿座,留宿校內的新亞書院學生只好環立於旁,擠立墻角而聽。新亞文化學術講座從1950年11月開始,到1955年初舉辦了139次,共講122個專題,內容遍及新舊文學、中西哲學、史學、經學學等,其中錢穆主講有中國史學之精神、老莊與易庸、黑格爾辯證法與中國禪學、孔孟與程朱等21講,成為講座的核心力量。

  錢穆初到香港時,雖然是國內望重一時的著名學者,但是在香港這塊殖民地上,他卻是沒有很大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新亞書院建校之初,並沒有得到香港政府以及國外教育機構的基金支持,與香港唯一一所大學——香港大學相比,不啻天壤之別。新亞書院的創辦人錢穆、唐君毅、張丕介等人,懷著為中國文化延續命脈的精神,為創辦學校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經過數年來的辛勤耕耘,他們的辦學理想終於引起香港各界及國際上的關注和矚目,獲得了各方面的同情和支持。

  自從1954年5月正式與中國雅禮協會合作以來,新亞書院每年得協款2.5萬美元,自此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到1959年秋時,新亞書院已擁有8系1所,456名學生,成為當時香港一所享有盛譽的大學。

  為表彰錢穆的學術成就和獻身教育的精神,1955年6月27日,香港總督兼香港大學監督葛量洪在香港大學1955年畢業典禮上,授予錢穆名譽法學博士學位。這是香港大學自創辦以來,第三次頒授這樣的學位,其中一次是胡適1935年獲此殊榮。在頒授典禮上,葛量洪說:“錢先生系一著名的華人學者,他這次接受本大學的法學博士名譽學位,為本大學增光不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