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所在的東周,禮崩樂壞,宗法倫理動搖,世卿制度崩潰,儘管“家天下”的本質未變,但是江湖庶民力量勃興,游士遍地,布衣卿相。其時進入“宗廟”、祭祀王權法統的,是一小群同姓舊人;進入“朝堂”、參與相權政統的,是一大群異姓新人。
因此,春秋、戰國以前的西周,法統、政統合一,僅是同姓王室嫡庶之間的權力分配與分工合作,其時分言“宗廟”、“社稷”,無須擔心二者分裂,因而沒有產生合言二者的“廟堂”一詞的時代需要。春秋、戰國以後,法統、政統分裂,變成同姓王權法統與異姓相權政統之間的權力分割與利益制衡,其時需要一個合言“宗廟”、“社稷”的名相,弭合法統、政統的人群分裂和利益分歧。撰於戰國中期的儒書《禮記禮器》,率先記下了應運而生的“廟堂”。道家集大成者莊子,隨即以其廣闊全面的社會視野,彌補了廟堂君子視野狹隘的選擇性失明,發明了“廟堂”的對詞“江湖”。後人無論屬於儒家還是道家,再也無法回避莊子首創的二分法。
春秋末年的儒家始祖孔子,是中國第一位游士,周游天下十四年,一方面“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擁戴王權法統的至高無上;另一方面又追慕西周開國權相“周公”,提升相權政統的制衡能力。後世儒家,倘若僅知孔子擁戴王權法統的保守一面,就是“小人儒”;倘若兼知孔子提升相權政統、制衡王權法統的進步一面,就是“君子儒”。所以儒家集大成者荀子,把孔學宗旨概括為“從道不從君”(《荀子臣道》)。後世君子儒,也把儒學傳承稱為“道統”,主張“道統”(用於指導政統)高於“法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