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統計顯示北京市人口已經達到1972萬,而北京市政府估算:北京人口的最大承載量是1750萬,這一驚人的變化讓北京的城市承載力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居住在北京的市民感受到的越來越多的擁擠,只要一出門,就越來越“惱火”:“沒有不擠的時候。”圖為北京地鐵車站內景象。 |
中評社北京12月18日電/居住在北京的周蓉說自己現在只要一出門,就越來越“惱火”:“沒有不擠的時候。”人多車多,到處擁擠。她所在的這個城市人口已經達到1972萬,而像她這樣的所謂流動人口也已經突破1000萬。過去10年間,這個數字在以每年近40萬人的增量往上跳動。
這一驚人的變化讓北京的城市承載力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如何讓北京不再擁擠?近日,北京市委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十二五建議》)。中心議題就只有兩個:治堵和調控人口。
根據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人口調控將按人群分類管理。對於戶籍人口,將控制進京指標,也會有近70萬的舊城區人口向郊區疏解;對於非北京戶籍的外來流動人口,明年起將逐步取消暫住證制度,實行居住證制度。主旨是“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控人”。
超出人口承載極限200萬
周蓉1998年從老家四川廣元來北京讀大學,算起來,有房有車的她到北京已經12年了。周蓉居住在朝陽區和通州區交界的楊閘——儘管這裡的房價已達到2萬元一平米,卻只是北京很常見的一個城鄉結合部。
2004年周蓉在楊閘買房時,地鐵八通線的列車只有3節車廂,發車時間間隔在15分鐘左右,車廂裡常常是空蕩蕩的。但現在,八通線已經是6節車廂,發車間隔時間在3到5分鐘,車廂裡卻依然人滿為患。
2008年周蓉買車時,京通快速路和楊閘環島還算順暢,而今,除了早高峰時期,一到每天下午五點半左右,楊閘環島就開始暴堵,有一次周蓉在環島堵了近一個小時,看著環島旁邊近在咫尺的家,周蓉卻無法“棄車而逃”。
一位政府的研究人士稱,每年北京地方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裡,人口問題始終是一個雷區,“不敢輕易碰,但形勢有時候又逼迫你不得不去碰”。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陸傑華稱,在猶豫之間,北京已經錯失了調控人口的最好時機。
五年前,按照國務院批復的人口規模,北京市政府提出了“2010年人口控制在1625萬”的目標。但這一目標早在2007年就已經突破。另一個可怕的數據是,北京的瞬間人口2008年曾達到1.47億人次,這是歷年來最高峰值。
這一變化帶來的後果是,交通、就業、醫療、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水資源緊張、汽車保有量大增、交通爆堵、半夜搭帳篷排隊報幼兒園班……這些新聞逐漸大量充斥都市報的版面。
以水資源為例,目前,北京年人均水資源僅210立方米,是中國年人均水資源的1/10。過去20年為了保障北京供水,北京周邊地區被限制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環北京貧困帶。有專家擔心,按照這種人口增長趨勢,南水北調工程也難保未來北京的水供應。
北京到底能承載多少人口?北京市政府曾進行過科學估算: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在內,北京人口的最大承載量為1750萬。顯然,按照這一估算,北京現在即便是瞬間“擠”出去200多萬人,也只是恢復到人口承載極限的紅線。
“北京集中了全國的優質資源。”北京大學政治發展與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員彭真懷說,這是北京人口暴增的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十二五建議》中稱,要“使首都的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