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盤根錯節彼此牽制 博弈東亞大棋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6 00:16:37  


 
  三是“日本—東盟軸模式”。雖然在地區合作中,這一機制並未被公認為一種正式的模式,但日本政府卻將其設定為爭奪地區合作主導權的階段性模式。其背景是,日本認為美國對東亞地區合作不再保持“善意的忽視”,而是轉變為“積極介入”,並對“東亞共同體”施以強大的壓力,日本主導地區合作的戰略面臨被瓦解的風險。而中國和韓國在“10+3”框架下,取得了積極進展,占據相對優勢,繼續堅持“10+3”,對日本來說無異於放棄地區秩序主導權。日本已與東盟核心國展開全面的雙邊合作談判,具備率先構建“事實上的東亞共同體”條件。基於此,2006年年初,日本小泉政府制定了“快攻東盟、牽制中韓,構建事實上的東亞共同體,確保主導權”的階段性戰略目標,主張將與東盟的談判進程提前五年,力爭2008年框定東盟,構建地區合作的核心圈。事實上,2008年年底日本如期與東盟核心國全面簽訂了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並與東盟整體達成自貿區協議,2009年年初正式生效。自此,日本在地區合作上率先搶占了核心圈,捷足先登,占據了“海洋地緣政治圈”要塞,開始推動“10+6”模式。

  事實上,正是2008年日本初步框定了東盟,構建了事實上的制度一體化關係後,福田政府才大膽提出了“太平洋內海化”戰略構想,即以“日美同盟”和“日本—東盟”為雙軸心,展開跨太平洋自貿區建設構想,使太平洋成為“內海”。

  而對中韓而言,自1997年以來,事實上在東亞地區範圍內,中韓始終堅持“10+3”主渠道與東盟展開地區合作的雙邊談判。在雙邊談判沒有達成實質性結果之前,任何合作範圍、形式的改變,比如由“10+3”轉為“10+6”,或轉為APEC,都意味著中韓將被迫調整地區合作戰略和政策,由此很有可能導致過去10年的努力半途而廢,由此,所構建的地區合作態勢上的相對優勢也將被瓦解。從這一點上看,現階段,能否堅持“10+3”主渠道,堅持積極的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直接關乎中國地區合作戰略的成敗。

  地區合作制度安排決定秩序屬性

  從地區制度與規則建設上看,地區規則、制度的相通相融,直接關乎能否推動民間主導的地區相互依存的商業網絡、產業分工體系,走向政府主導的制度一體化方向,其根本是能否實現公平、平等、互惠、互利、共同繁榮的大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