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錢曉國來說,當下最重要的,一是分析明年土豆的價格形勢,二是尋找新的投資點。
他最擔心的是土豆的病害問題。據他觀察,由於今年土豆價格走高,附近的農民都準備擴大種植規模,目前就連種薯的價格也是往年的好幾倍。而他的經驗是,種植面積擴大後,有可能會出現大面積病害,所以最近他的農場的科研人員都在研究,明年可能會出現的病害,以及如何提高土豆的抗病能力。
出於對明年土豆價格走勢的擔憂,錢曉國決定拓展土豆之外的領域,他目前看好並已經有了先期投入的是種植進口的高檔菜。
周慶鋒最擔心的是,“穀賤傷農”和“物以稀為貴”在土豆種植上不斷輪回,這不僅影響農民的生計,還會給下游產業帶來嚴重影響。他說,很多土豆的主產區,本來就是老少邊窮地區,當地的經濟鏈更為脆弱。今年畸形的土豆價格和澱粉價格是不正常的,相關部門要客觀分析,及時對行業做出引導和管理。
劉瑞教授說,“國16條”對穩定物價有幫助,但物價並不是想壓就能壓下去的,還有很多深層次問題值得思考。控制物價是一方面,但還應關注流動性過剩,以及如何通過稅收、補貼等調節機制讓更多百姓共享改革成果。
再有,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已經進入成本推動型社會,生產成本處於緩慢上升階段,所以很多產品不可能完全回到漲價前的價格,只能回到漲價前某個水平。
另外,一些資源型產品由於稀缺的原因,還在上漲,這部分產品大概占到價格構成的1/3,還有1/3是工業制成品價格。工業制成品價格通過技術進步可以有較大的下降空間,如汽車、電子產品等。市場價格的變化就取決於這兩類產品的博弈。最理想的是把資源型產品價格控制住,成本下降主要靠技術創新進步,這樣價格的波動就不會過於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