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美經貿關係中的分歧與共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0 00:15:11  


 
  (三)對全球經濟失衡的解釋

  中國的高儲蓄率是由中國的國情所決定的,不能成為導致全球經濟失衡的根源。全球經濟失衡主要表現為美國巨額經常項目逆差,以及相關聯的美國較低的儲蓄率和其他國家特別是東亞國家較高的儲蓄率。美國有輿論認為高儲蓄是導致全球經濟失衡的根源,其實不然。中國及一些亞洲國家由於經濟體制、消費習慣、人口結構及社會文化等原因有著較高的儲蓄率,加上國內投資途徑較少、效率較低,過多的儲蓄沒有全部轉化為投資,因而對應為貿易順差。

  美國經常項目巨額逆差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的國內政策。一方面,擴張性財政政策導致了美國消費過高、儲蓄不足。2001年以來,美國為刺激經濟增長而採取的超低利率政策導致美國的儲蓄率不斷下降,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間,美國個人儲蓄率大多維持在1%以下,超低利率政策也刺激了投資支出擴張,個人收入和資產價值快速增長,提高了居民邊際消費傾向。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實行減稅和增加開支的財政政策也加劇了經常賬戶逆差。另一方面,美國出於自身利益對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施加影響。其一,美國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再將產品由這些國家出口到世界各地;其二,美國在大量進口消費品以滿足本國市場巨大需求的同時對出口設置各種障礙,阻止本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到發展中國家,從而導致美國巨額的商品貿易逆差。

  實現全球經濟的再平衡,需要各國共同來承擔調整責任。只有各個經濟集團之間開展積極的政策配合和協調,全球性不平衡的調整才能有序釋放。就中國而言,未來中國將改變以投資和外需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著力擴大內需,促進服務部門的私人投資,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就美國而言,應當改變高消費、低儲蓄的經濟結構,採取措施增加國內儲蓄,確保長期財政可持續性,并放寬對華出口限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