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環球時報刊載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副教授劉建平的文章《與災後日本交往,不能只講人情》,全文如下:
錯誤的核政策不應是人類宿命
隨著核洩漏造成的毀滅性恐慌漸趨穩定,日本精英階層努力超越“戰後最大危機”的“災後政治”戰略思想活躍起來,認為這次災難“超越了人智”,是“對人類文明的警告”,呼喚1923年“關東大震災”時後藤新平那樣“救國的異端型人材”。
後藤是帝國時代“殖民地經營”的代表性人物。以帝國“救世主神話”顛覆“戰後”思想,也許能為振作保守政治提供戰略理論武器;但對受害於侵略戰爭與核污染的東亞鄰國來說,把日本錯誤的核政策與美國愚弄性的核擴散造成的環境災難普遍化為“人類”的宿命,並根據帝國歷史學想象拯救日本的政治強人,不符合事實。“3•11”地震之後,中國某些輿論或學者主張對日本的“釣魚島攻勢”保持克制、對核污水排放低調反應的“顧全大局論”,認為這有利於改善中國在日本民眾中的形象。這是日本中心而中國主體性缺損的國際關係人情化想象。中國必須以扎實的歷史研究創造有主體性的外交思想資源,對內凝聚主流民意,對外爭取設置國際關係議程的話語能力平衡。否則,中日關係會越發難以處理。
日本將中國當觀眾
國際政治的話語權競爭是“軟實力”較量,以軍事或經濟制裁轉變對方立場則為“硬實力”博弈。但日本“災後”的國際政治發展表明,兼具“軟實力”和“硬實力”兩面性的情報能力,也決定著國家外交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