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5日巴黎記者招待會上,法國財長宣布她參選IMF的總裁職務。 |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據經濟參考報27日刊文說,IMF總裁卡恩因性醜聞下台後,誰將接替他執掌IMF,即成為構建未來國際金融秩序的一件大事。許多外國主流媒體提到了中國官員的名字,比如筆者看到,美聯社、《華爾街日報》都曾將周小川、朱民列為總裁候選人;一些中國專家也認為,IMF總裁最佳人選在中國。
但西方媒體的猜測,在筆者看來,不過是追求“眼球效應”的一種手段:中國是許多國際新聞中的熱詞,這麼大的國際金融事件,若無中國參與,怎麼能吸引讀者?如此看來,這又何嘗不是在調侃中國人?而中國一些評論員的樂觀,更像是不切實際的自我拔高,因為在這次總裁爭奪戰中,中國不會是“主角”,不管是周小川還是朱民,他們成為IM F總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並非否認兩人的工作能力,但這是現實國際政治的必然結果。首先,即使周、朱有意競選,他們也會受阻於當前國際金融領域的“潛規則”。潛規則有二,一是西方的阻撓,二是其他國家的猜忌。
談及西方的阻撓,這就必然要提及IMF的重要性。在未來的國際金融格局中,IMF職權將大大加強。可以說,誰掌握了IMF,誰就在未來金融秩序中佔據主導地位。
這一點,其實中國人更有感覺在當前西方對人民幣匯率的攻勢中,IMF就起著重要的幫襯作用。美國財長蓋特納就曾表示,IMF就應該擔任金融“警察”的角色,“這也是IMF存在的目的”。《紐約時報》則有文章分析說,美國現在已無法單獨逼迫中國做事,於是,就形成了對 IMF的“新依賴”。
如何依賴?實質就是藉助IMF,向中國施壓,迫人民幣升值。剛下台的前總裁卡恩就曾多次宣揚人民幣被嚴重低估。據內部人士透露,卡恩當初曾一度同意美國的建議:如果人民幣不升值,就不增加中國在IM F的份額,但他的觀點也遭致廣泛批評而不得不放棄。對於這麼重要的職位,西方自不會輕易地拱手讓出,更遑論將其送到中國人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