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可能錯誤地延誤政策轉向的原因主要體現為如下四方面。
第一,美聯儲一向採用核心價格指數作為決策標準。這一誤區已導致其在危機前錯誤地維持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而目前美聯儲依然採用核心指標,有可能再次犯下延誤政策轉向的錯誤。美聯儲注重核心指標的根據是:食品和能源價格等非核心指標短期波動性太大,採用這些指標容易誤導決策,破壞政策穩定性。但現實並非如此。首先,美聯儲的這一根據正在改變——原油價格波動性依然很大,但食品價格不再如以前那樣具有波動性。例如,從1957~2011年的數據來看,核心價格指數月環比增長率的標準差為26%,而同期食品價格指數月環比增長率的標準差高達49%。但在1990~2011年,食品價格標準差卻降到了24.8%。其次,CPI指數和核心CPI指數中,租房部分的權重分別高達40%和25%,而美國的住房市場尚未脫離衰退,採用這些指標會低估實際生活成本。
第二,美聯儲更多採用靜態而非動態價格指標作為決策依據。例如,美國目前的CPI相對較低且比較穩定,但核心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和非核心PPI均快速上升。從生產環節來看,即使是核心PPI,也表現出越是上游價格的漲幅越大,這說明CPI加速上升的動能一直在累積,生產者價格之所以沒有轉移到CPI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總需求不足,賣家加價的能力有限。但只要這些動能繼續累積,一旦能量利用率接近飽和,總需求和總供給接近平衡,價格從上游朝下游的轉移就隨時可能發生,美聯儲屆時再採取行動可能為時已晚。
第三,美聯儲在決策中關注的是通貨膨脹輸出效應,忽視輸入效應。在經濟一體化環境下,被輸出的通貨膨脹遲早會通過進口商品價格上升渠道被再次輸入。2010年以來,美國進口價格漲幅遠超過國內價格,特別是PPI價格上升包含了進口價格因素,成為未來價格轉移和通貨膨脹的潛在動能。從結構方面分析,新興市場的低成本時代已近尾聲,這些國家的勞動成本上升和貨幣升值壓力使得美國從這些國家的進口價格具有長期上升趨勢,而且難以逆轉,這也會加劇美國的輸入型通貨膨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