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雁與秦輝 |
東歐幾國先後經歷了私有化與政治改革過程,但結果卻是國內某些“消息人士”所詫異的:前共產黨在第一次政權更迭後下台,沒想到4年後通過選舉紛紛上台,左右更替的“輪流坐莊”執政成為常態。
東歐幾國的私有化並沒有出現國資被快速賤賣的結果,反倒是費時費力地在全民討論下緩慢進行,接下來展現各國特色的私有化方案付諸實施,雖然付出了“交易成本”,但“吵在前頭”比“秋後算賬”有利是大眾認可的,即便“民主分家”在自由言論環境下仍可能“怨聲載道”,主張走回頭路的論調基本上沒有市場。這情況反倒不如某些國家領導一聲令下,國有資產和學校、醫院一夜之間全賣光。
前共產黨政權通過選舉上台之後,對私有化十分賣力,絕對比右翼政黨上台更積極。反倒是民主派上台之後,考慮到選票,在私有化道路上遲疑不定,看一步走半步。
南聯盟前總統米洛舍維奇在中國曾經有不少粉絲,被一些發行量很大的報刊冠以“最後一個南共布爾什維克”、“鐵托第二”、“反美旗手”等榮譽,而實際的情況是,米洛舍維奇是南共解體的最大推手、堅定的反對鐵托民族政策的民族主義者,為了和美國搞好關係,甚至用美籍南僑作總理。
國內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輩也曾經非常看重米氏,在聽金雁講述後大吃一驚,原來受騙已久。對南聯盟實際情況認識的缺乏,也讓決策層對南政策產生了錯誤判斷。最典型的就是2000年大選前,米洛舍維奇已經眾叛親離,國內許多人還認為他在塞爾維亞深得人心,以致對米氏垮台不知所措。
撥開迷霧,金雁告訴人們一個真實的東歐——“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那裡很好,不用中國同志擔心。
注定的東歐問題學者
和50年代出生的很多學者一樣,上山下鄉、插隊、灰皮書、77年恢復高考是金雁成長的關鍵詞。
“文革”前夕,她的父親,一名共產黨高級知識分子,在《九評》時闡發了一些自己的觀點,成為“修正主義分子”下放到甘肅農村勞改。作為“黑五類子女”,金雁被剝奪了讀高中的權利。新學期開學時,她眼巴巴地看著去上學的同齡人從門前走過,坐在門檻上對父親說:“現在我真體會到了高玉寶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