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各部門公布的數據,究竟該怎樣解讀?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認為,各部門的人員數量不同,工作職能也不同,“三公”費用規模是大還是小,支出是高還是低,很難用一個標準去評判。但總體上看,除個別部門2011年“三公”支出小幅增加外,大多數部門的“三公”經費支出基本上與上年持平或有所下降。
這一點,從中央本級的“三公”經費總數上也可以得到印證。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決算支出為94.7億元,而2011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為94.28億元,比上年決算數減少了4200萬元。應該說,這兩年中央財政大力壓縮政府部門行政經費,特別是“三公”經費“零增長”的要求,還是落到了實處。
知情是監督的前提
一些部門公開的數據過於簡略,缺乏解釋說明,普通百姓很難看得懂
對於中央部門公開“三公”經費,社會上有叫好聲,也有質疑聲。特別是一些部門公開的數據過於簡略,缺乏相應的解釋與說明,不具備專業知識的普通百姓很難看得懂、看得清。人們難免會打這樣的問號:“為什麼這些部門不能公布得更具體、更詳細些?如果連看都看不懂,怎麼保證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專家認為,“三公”經費是財政預算公開中老百姓最關注的內容,對於公眾的質疑,政府部門理應做出回應,說明情況。只有告訴老百姓錢究竟是怎麼花的,並讓老百姓參與到監督中,才能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確保納稅人的錢不亂花、不白花。
今年是首次公開“三公”經費,在數據上還沒有形成可以前後比較的“參照系”,只有每年定時公布“三公”經費,將公開延續下去,才能做更詳細的比較。因此,要確保“三公”經費的預算公開不流於形式,很重要一點是要有制度上的保障。此外,對“三公”支出的監督和制約,還需要審計、問責等配套措施的跟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