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樣做也出於其政治考慮,想中國搞經濟不要搞革命。美國之所以最有能力買中國貨,也因為美國政治實行政黨政治,兩黨為了討好選民,不斷爭相提高收入增加消費,如此來回向選民示好,兩黨便無窮無盡地開發經濟資源來不斷提高其國民的生活水平。
文章稱,在戰後的頭二十年,美國人仍有個人儲蓄;接著的二十年,無儲蓄之餘還用上了“將來的收入”(信用貸款) ;再接下去的二十年,信貸也掏空,開始用上他國的債款(即國債)。
而中國也出於政治的考量非要買美國國債不可,否則美國一旦沒這筆款項,經濟崩毀,美國金融海嘯便會向太平洋西岸衝擊,中國沿岸大量工業機器停頓,大量工人失業,後果如何?既然現在找不到更好的即時對策,也只好繼續買美國國債,先應付危機,其他問題再從長考慮。
日本買美國債也有其政治考慮,除了像中國那樣基於美日是極重要的貿易伙伴關係,不得不借此來穩住美國的消費市場外,更大的考量是日本自戰後以來首先被美軍佔領,不得不分擔美國部分軍費。之後冷戰期間美日變成反共同盟,日本被限制建軍(其憲法第九條對建軍有限制),靠美軍保護,分擔軍費也跟著增加。
冷戰後,美國成為全球首要軍事強國,要求日本分擔其軍事開支,例如對伊拉克開戰,日本承擔了大量開支。現在美國重回亞太設置安全平台,日本成為其吃重的同盟,分擔軍費更不在話下。
文章最後表示,在美國全球軍事戰略部署的形勢下,美國非要加緊建軍不可,在不可能擺脫美國所設的軍事保護傘的情勢下,日本不能不買美國國債的同時,還得直接分擔其軍事開支,這些都是政治因素所使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