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國際化可分三層次
什麼是人民幣的國際化?這有幾個層次。最低級的層次是外貿往來可用人民幣而不是其他貨幣結算。這一步驟中國早已逐步開展,香港對此也起了一些貢獻。再高一個層次是增加人民幣的可兌換性。對此中國政府可能仍頗有疑慮。
疑慮之一,是害怕自由兌換會增加資金集體外流的可能性。在中短期看來,這是杞人之憂。當中國經濟增長率在可見的將來仍遠遠高於歐美,大家都相信人民幣還會繼續升值,誰會爭相拋掉人民幣?長遠而言,只要中國的外貿做得好,又哪用怕資金跑掉?
疑慮之二,是自由兌換可能引起通脹。按照今天的中國貨幣制度,倘若一美元流入中國,人民銀行便會開動印鈔機,按匯率多印六元多人民幣把美元全部兌走。經濟實體中多了六元多人民幣,物價會被推高(儘管當流入的外幣不多時,物價受到的影響只是輕微)。人民銀行雖可以用債券形式把新增的人民幣吸走,但當中國仍在擔心如何洩洪時,不會太歡迎不斷湧入的外資。不過,若多流通的人民幣被外國政府視作儲備貨幣,將人民幣或其債券移走,並深藏於其國家的倉庫,則通脹的壓力也可消失。
疑慮之三,是政府的外匯投資可能更加吃虧。當外國把人民幣換走,可坐待人民幣升值。但中國手上的外幣多了,很可能要被迫增持歐羅和美元資產,繼續要承受因這些貨幣貶值而帶來的損失。
文章表示,由此觀之,中國對人民幣國際化所帶來的影響,不能說完全沒有值得擔心的地方,但倘若人民幣國際化可發展至第三個層次,即人民幣成為各國的儲備貨幣,其帶來的好處又可遠超其帶來的損失。
儲備貨幣的明顯好處是,可為宗主國無償地取得國外有價值的商品。外國要取得人民幣,便要拿貨物或外幣來中國兌換。對中國而言,只要開動印鈔機,多印人民幣,便可換到實質貨物或外幣,就算取得的是外幣,也可用後者買入外國貨。外國得到人民幣後,卻是要拿回本國收藏起來,幾乎永不使用。美國長期以來便是因美元是儲備貨幣而獲得巨大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