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合作方面看,在有關南北關係的談判過程中,雙方的共同點越來越多。無論是在多哈回合談判,還是在氣候變化會議上,面對西方對新興國家的指責,中國和印度都採取了共同的立場。北約在人道主義名義下展開的、無視“國家主權”的軍事干預行動(如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在中國和印度引起了同樣的反感。
不過,這些相同的觀點並不足以為“中印大同”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因為這兩個亞洲大國之間的爭端也在不斷增加。比如雙邊貿易領域的情況就是如此。像許多工業化國家一樣,印度對華貿易逆差也在不斷攀升。
隨著兩國發展模式的進一步趨同,這種貿易的緊張關係將變得更加激烈。如今,中國正在設法大力發展服務業,而印度則在全力發展落後的製造業。今後,雙方的摩擦必將進一步增加,尤其是在能源供應領域。事實上,中亞和非洲已經成為中印兩國尋求能源供應的角鬥場。
除了經濟上的緊張關係,雙方的地緣政治關係也比人們想像得更加脆弱。這種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美國的做法,而華盛頓如今似乎很願意打印度這張牌。美國與印度之間共同的“民主價值觀”將為雙方的合作披上一件新外衣,儘管這種合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遏制中國。
華盛頓與新德里這種眉來眼去的行為令北京方面非常不快,它很快作出了反擊。
首先,中國人重新激化了中印邊境問題。與此同時,中國還加強了與其傳統盟友巴基斯坦的關係,尤其是加強了在民用核領域的合作。除了巴基斯坦外,中國還加強了與南亞次大陸其他國家(尼泊爾、孟加拉國以及斯里蘭卡等)的經濟和軍事合作。印度一向把南亞次大陸視為自己的“後院”,這些舉動無疑會強化印度自己“被中國‘包圍’”的錯覺。此舉會加強對印度的鉗制卻是毫無疑問的。其目標顯然是要將印度“釘”在南亞這個其固有的位置上,防止其產生全球性的野心。這就是亞洲領袖眼里的“冷戰”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