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羅范椒芬與中評社青年記者對話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11-11-24 00:21:52


羅范椒芬認為,香港的公務員是很有潛質的,但需要一位很有遠見、很有領導力的行政長官,去指出方向。(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11月24日電/港府前高層官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羅范椒芬21日造訪中評社香港總部,與中評社青年記者進行深入對話。作為擁有長達32年公務員生涯的前高官,羅范椒芬與記者暢談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思考、對教育改革的看法,也談及她對對下一屆特首和政府的期望、香港與內地如何加強關係等等。

  以下為羅范椒芬與中評社青年記者對話的全文: 

  中評社記者:你曾任職政府多個高級職位,包括副公務員事務司、副規劃環境地政司、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運輸署署長、教統局局長、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廉政專員等等,你認為政府管治上有什麼不足,如何強政勵治?你曾提及,近年政府的長遠規劃似是停頓了,到底是人的因素居多,還是制度因素居多?應如何改善?  

  羅范椒芬:管治問題涉及很多層次。就我個人來說,回歸之前我的職位並不高,殖民地政府高層方面的很多想法我不太清楚。自從回歸後我跟第一屆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共事,發現由於董先生並非公務員系統内部升上來的,他的確與公務員在文化上有些差異。董先生很包容,遇到不同意見,寧願跟大家多溝通,所以才給人感覺決策比較緩慢。所以我很支持問責制,也覺得問責官員可以給政府帶來不少經驗,包括:1,前線方面的經驗,例如金融業專才可以為政府帶來金融業的實踐經驗,而系統內成長的官員欠缺前線經驗,很多時候可能會出現“紙上談兵”的情況;2,可以引入在外面已經有相當“江湖地位”的人才,除了為政府帶來專業領域的知識和經驗,也將其人脈網也一同帶入政府。我覺得這兩方面很重要,所以董先生第二任期起步的時候,問責制官員團隊有很高的水準,運作不錯。

  第三屆特區政府裏面,有很多由公務員升遷上去的局長,香港公務員是優秀的,但因為我也走過這一條路,所以很明白自己的局限所在,尤其是我離開了這個制度之後,回頭再審視時,看得更清楚。例如當年我在公務員事務局時,曾協助港府和清華大學安排一些培訓課程,並與教育部方面有密切的聯繫,當時我自認為對國家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但自從參與人大的工作之後,我便發現自己的匱乏之處。但我認為,問題不應僅僅歸咎於公務員體系,因為公務員本身的工作很繁重,以致於未能顧及到其他方面的事項,加上如果高層的協調方面做的不夠好的話,就容易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