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歡看小說,不管多厚的本本,他都要想方設法看完它,《紅樓夢》、《三國演義》、《儒林外史》更是看過一遍又一遍。
正是在這一時期,這個知識分子家庭裡長大的孩子開始接觸莎士比亞作品,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看過的超過了30本”。
看別人拉二胡,王元也動了心,抓緊時間苦練,又肯動腦筋琢磨演奏技巧,不久就成為出色的二胡演奏者。
後來,他又喜歡上畫畫和游泳。他經常帶著畫板出去寫生。畫累了,就脫下衣服跳到湖裡痛痛快快地游泳。廣泛的興趣,培養了他不怕困難和強烈進取的精神。只要他感興趣的項目,他總比別人學得好。
王元快上高二時,全國迎來了八年艱苦抗戰的最終勝利。王元一家搬到了南京。
隨著生活環境的不斷改善,從美國漂洋過海傳來的文藝電影吸引了王元的目光,那段時間,他每周必看一場,《魂斷藍橋》、《飄》、《卡薩布蘭卡》、《哈姆雷特》……那些經典情節,60多年後回顧起來,依然歷歷在目。
整個中學時期,王元的學習成績始終保持中等水平,“50名同學,一直排在20名左右”,即使相對不錯的數學與英語,也遠不是班級最好。
但對於那段遠逝的年少歲月,王元坦言從來沒有過後悔,“我認為中學那樣學習是正確的,不需要門門考5分(當時考試滿分為5分)。”
音樂和繪畫的浸染讓自己遠離蠅頭小利
與數學的緣分似乎在冥冥中注定。
雖然對文藝興趣濃厚,但王元自覺天分不夠,高考第一志願他填報的全是電機、化工一類的工科專業。
考慮到數學是冷門,王元把它放進了報考志願的替補隊伍,沒想到這個保底的選擇讓他最終走進浙江一所並不知名的高校——浙江英士大學數學系。因此整個大一,王元都在考慮重新參加高考,“轉到工科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