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巴馬在美國貿易代表科克、商務部長布賴森陪同下,宣布向世貿組織申訴中國的稀土出口政策。 |
中評社香港3月27日電/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3月25日載文《全世界還擊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摘要如下:
我們或許正在步入緩慢的“去全球化”時代。目前,中國和美國的處境相同:經濟在困境中掙扎,要求創造就業機會和提高工資的國內政治壓力越來越大。美國正忙著大選,候選人爭先恐後地痛批中國。奧巴馬總統迫切想轉移國內對高失業率的指責,並且想安撫那些認為美國正朝著錯誤方向前進的選民。他想讓選民、特別是工會盟友知道,他要對中國強硬起來,在中國操縱貨幣、限制稀土出口和竊取知識產權等問題上強硬起來。
中國的製造業則在今年第一季度進入3年來的最低點,經濟增長已經連續5個季度放慢。而且由於工資上漲,中國的競爭力有所下降。的確,中國的出口型發展模式面臨極其嚴重的威脅,重大改革正在醞釀之中。
儘管困難重重,但中國對美國商品築起貿易壁壘的做法仍然讓美國人憤怒。中國決定對美國汽車徵收2%到21.5%的關稅,這顯然是為了報復美國對低端中國輪胎徵收關稅的決定。
如果情況僅僅是中美貿易摩擦這麼簡單,那大可把它視為短暫現象,一旦美國大選結束,那麼一切都將恢復原樣。但是,事實會證明這一爭端將更持久,波及範圍更廣,理由有以下兩點。
第一,非正式的中國院外游說集團(由希望打入巨大中國市場的美國商人組成)過去曾要求華盛頓的政客避免一場全面的貿易戰,但他們現在已經受夠了中國對美國公司在華銷售的限制,也受夠了中國不斷竊取知識產權的行為。因此他們現在基本默不作聲,從而使美國政府在實施報復的道路上少了一個關鍵阻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