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危機催生了新的改革。3月底,國務院批准溫州進行金融綜合改革試驗。無論對民間金融,還是中國經濟來說,這都是一次不容錯失的機會── “溫州悖論”長久地困擾著中國經濟:一邊是有錢無處投,一邊是有項目缺錢。打通民間資本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血脈通道,成為改革的重中之重。
據南方周末報道,至於如何改革,坊間關於“頂層設計”與“基層設計”的爭辯尚未有結果。也許,中國的改革從來沒有劇本,更值得期待的是演員的表現。
已過花甲的楊嘉興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重拾舊業:1986年,他開辦了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私營銀行──溫州鹿城城市信用社。
次年,大洋彼岸的《紐約時報》撰文點評:“在溫州,中國國營銀行的壟斷地位被打破。”
然而,此後十餘年,現實卻指向了相反的方向──民間金融創新卻停滯不前。
1995年,在得知溫州43家私營的城市信用社和金融服務社要被國有金融資本“收編”之際,安全經營了10年的楊嘉興全身而退。自此,他一直密切關注國家的相關金融政策,試圖東山再起。
之後,中央出台了若干政策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包括2005年的“非公經濟36條”、2010年的“新非公經濟36條”,以及2008年的小額貸款公司放開,然而楊嘉興卻只收獲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終於,2012年3月28日,他等來了這輩子最大或許也是最後的一次機會。當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實施《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
這也讓楊重燃“民營銀行家”的夢想。在4月13日溫州當地的一個關於金融改革的公開論壇上,他忘情高呼,“我們這批人再次向金融機構進軍的時間到了!”
第二條,破局的“試金石”
在國務院交給溫州綜合金融改革的十二項任務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二條,那就是,能不能成立真正意義上的“民營銀行”。
在3月28日這一天,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幾天後,溫家寶在福建調研時指出,打破金融壟斷,“中央已經統一了思想”。
“我這裡坦率地講,我們銀行獲得利潤太容易了。為什麼呢?就是少數幾大銀行處於壟斷地位。現在所以解決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根本來講,還是要打破壟斷。”溫家寶在調研中說。
中國現有國有銀行壟斷的金融體系偏向大型國有企業,中小企業一直備受融資難的困擾,尤其這兩年隨著央行緊縮銀根,中小企業貸款變得更難。催生民營銀行對改善整個壟斷失衡的金融系統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因此,本次溫州金融改革被外界貼上了打破金融壟斷的標簽。
然而,備受期待的利率市場化、民營銀行試點兩項內容,在《總體方案》中被淡化,這也令一些市場改革派人士有些失望。
儘管民營銀行的提法被弱化,但《總體方案》還是發出了積極信號──政策層面肯定了民間資本可發起新型金融組織。
輿論普遍認為,在國務院交給溫州綜合金融改革的十二項任務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二條,那就是,能不能成立真正意義上的“民營銀行”。
溫州本地一位不願具名的企業家和投資家把中國當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統稱為“偽民營銀行”──儘管民營資本占大股,但行長任免是由政府部門而不是股東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