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3日電/金沙江為長江的上游,全長2308公里,流域面積近50萬平方公里,其幹流落差3300米,水力資源1億多千瓦,占長江水力資源的40%以上。
這條大江如今就要被規劃、建設中的25級水電大壩分割成一段段靜水。在不久的將來,它將成為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座梯級水庫的世界超大水庫群。
據東方早報報道,長期以來,我國對金沙江流域的綜合考察研究工作開展甚少,缺乏突破性的科研成果。金沙江幹流及其流域的科學考察研究還留下許多空白,特別是在地震斷裂帶、河穀地質災害研究方面沒有突破性進展。在這樣的研究狀態下,正在金沙江中下游地區集群式展開的大規模水電建設,在其經濟效益背後,對區域地質、生態將產生怎樣的影響,令人關注。
總裝機容量4倍於三峽的超巨型水電站群的建設,也帶來了三峽之後最大規模的工程性移民,成為考驗地方政府執政能力的巨大難題。
今年3月底,早報記者穿越深山峽穀,渡江二十一次,探尋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觀音岩、魯地拉、龍開口、金安橋以及重慶小南海等已建、在建和籌建之中的近10座電站,沿線採訪民眾、官員、學者及環保人士,調查水電開發帶來的生態、移民問題,以回應讀者對三峽上游乃至整個長江流域水資源開發與保護的關注。
經過一場場“跑馬圈水”的競賽,三峽之後的中國水電建設正闊步邁向它的“金沙江時代”。這條奔騰激蕩的大江正被規劃、建設中的25級水電大壩分割成一段段靜水。在不久的將來,它將成為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座梯級水庫的世界超大水庫群。
根據最新資料,在這波總裝機超過18000萬千瓦的西南水電大躍進中,除了較早建成的金安橋電站控股單位為民營企業外,金沙江所有梯級水庫計劃悉數被5家國有巨頭分食,“群雄割據”的金沙江水電格局基本成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