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慢錯失良機
2008年7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正式啟動了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計劃在15年左右時間裡投入資金200億元。朱禎對記者表示,加快轉基因技術研發已成為各主要農業國增強農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抉擇。
“與美國等種業強國相比,中國農作物種業研究起步晚、發展時間短,仍處於初級階段,企業多、小、散,競爭力不強的問題突出。”黎志康告訴記者,“目前,我國持證種子經營企業多達8700餘家,99%沒有研發能力,前10家企業所占市場份額僅為13%。”
黎志康認為,育種技術的落後很大程度歸因於科研與生產相脫節,“我們很多優良的轉基因作物種子,培育出來了卻不能商品化生產,只能躺在實驗室睡大覺。”
2011年4月,《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也指出,“目前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商業化的農作物種業科研體制機制尚未建立,科研與生產脫節。”
“現在轉基因育種的技術更新很快,一個品種的研發只要3-5年,而從實驗室到市場化這一過程的審批可能要走5到10年,一個好的品種很可能在申請審批的過程中已經過時,不具有市場競爭力了。”黎志康說,這是管理體制上的問題,“美國轉基因技術的發達與其寬鬆而有效的管理體制息息相關”。
國際農業應用服務組織(ISAAA)報告預計,2011年僅全球轉基因種子的市場價值即超過132億美元,是2011年全球商業種子市場370億美元的36%。2010年全球利用轉基因技術獲得的糧食及其他產品的價值大約是1600億美元,年增長率約10%。
目前我國政府已經批准抗蟲棉花、抗蟲楊樹、抗病毒木瓜等轉基因作物進行商業化種植生產。2009年首獲批轉基因糧食作物安全證書的轉基因抗蟲水稻和轉植酸酶基因玉米至今沒有商業化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