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會議的與會者,都是兩岸重要智庫和機構的專家學者;這應該是兩岸互動以來,大陸方面第一次以完整的陣容出席在台灣舉行的研討會,台灣的與會者也相當多元,包括藍綠等不同顏色重量級專家學者,應是一場極具意義與代表性的對話。綠營學者包括民進黨政策執行長吳釗燮、游盈隆、施正鋒、郭正亮、童振源等十餘名學者參與論文發表人或擔任與談人。
這次會議的主題為“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將就以下五個方向進行討論:一、兩岸關係的機會與挑戰;二、兩岸認同互信與兩岸關係的發展;三、從認同互信面談如何深化兩岸現有發展趨勢;四、從認同互信面談如何鞏固兩岸現有的和平機遇;五、如何強化兩岸的認同與互信。試問,這樣的主題怎能算是觸動了敏感的政治議題呢?還是只能算是重要的觀念對話。
當此一研討會訊息廣為台灣社會知曉時,希望報名參加者就如雪片般的飛來。正當兩岸學者專家慶幸有如此一個好的機會可以共同就“認同”與“互信”等議題交換意見時,沒有想到“陸委會”的態度卻是完全不同,並決定讓其破局。
二、經過:
本會議在籌辦期間,主辦單位均透過政府智庫“亞太和平基金會”讓政府充分了解會議的目的、參與成員的組成。會議原本安排在6月29-30日舉行。
6月中旬,政府高層突然通知主辦單位,由於六月底的會議時間與當時即將召開的海基、海協兩會的“江陳會”時間衝突(江陳會決定的時間遠遠晚於本會),為避免影響到“江陳會”的召開,希望主辦單位可以延期。
凡是辦過研討會的人均了解,在會議即將召開前兩個星期要求會議延期,等於是給主辦單位出難題。加上大陸方面的參與者均為重量級的學者專家,平時已經很忙,五十多人能夠聚集前來台北開會已非易事,豈可能說延就延。因此要求延期,其實已隱然有希望破局之意。
另外,主辦單位也完全不能理解為何本會召開會影響“江陳會”?不過,為了尊重政府的考慮,主辦單位先是表達可以考慮延兩天召開,以避開“江陳會”,不過,政府高層認為最少應該延一個月。經討價還價,政府決定同意延兩個星期,於7月13、14日兩天舉行。
主辦單位經過積極努力,與大陸及台灣各合辦、協辦,以及原應允參與之專家學者充分溝通,並盼繼續參與支持。後來大陸方面50餘名學者專家認為此一會議主題甚為重要,願意排除萬難,繼續參與支持。台北方面朋友也表達全力支持之意。重新安排旅館住宿、會議場所、餐飲、聯絡等一切會議事情,各位可以想見,又是一番折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