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電/美國《外交政策》雜誌11月號刊登文章介紹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這篇題為《扭曲美國50年外交政策的那個神話》的文章指出,肯尼迪及其幕僚在吹噓“外交完勝”的同時故意忽略他對蘇聯做出的妥協,而所謂“外交完勝”給美國政界帶來的不可一世的心理在此後50年間一直影響著美國外交政策的制定過程。
文章稱,50年前的那個秋天,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對古巴導彈危機的靈活處理已經成為冷戰中的主要神話。故事的核心是,憑借美國的軍事優勢和他鋼鐵般的意志,肯尼迪迫使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屈服並撤走了秘密部署到古巴的核彈。用國務卿迪安.臘斯克(Dean Rusk)狂熱的話說,美國 “劍拔弩張”,蘇聯“躲避了”。神奇的是,赫魯曉夫徹底讓步,而肯尼迪卻什麼也沒有付出。正因如此,這次危機被鼓吹成了美國的完勝和蘇聯的慘敗。
肯尼迪在混亂和不確定的冷戰中的這次勝利,自然被用來主導美國的外交政策。軍事實力和意志力被神化,而相互遷就的外交策略遭到詆毀。在對付那些無法匹敵的壞人方面,這次危機設定了一個強硬態度和冒險對決的標準——因為這種事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
當然,雖然美國人一直狂熱地反對與敵人妥協,但他們確實妥協過。哈裡.杜魯門總統竟然邀請莫斯科加入“馬歇爾計劃”。他的國務卿艾奇遜(Acheson)後來表示,只有創造“現實實力”(situations of strength)才能對付共產黨人。但這在古巴導彈危機後或多或少地改變了,肯尼迪表現出了強勢,使他的繼任者們在與敵人打交道時面臨更多的壓力。
人們認為,在古巴導彈危機中,肯尼迪因毫不妥協並取得勝利,這種理解被公開或無言地落實到了美國的政策思考和政治辯論中。幾十年過去了,現今對伊朗發展核武器或對塔利班在阿富汗的角色做出任何讓步都會令人擔憂。美國領導人不喜歡妥協,1962年10月的這13天中揮之不去的誤解起了很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