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1月21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特稿說,不過就是一篇針砭馬氏決策的評論,不過就是標題上用了有譏諷意味的“bumbler”,台灣上下著魔似地捲入馬英九笨不笨的爭論。為了幫馬英九洗刷笨名,本該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外交部”,頓時降格為專事翻譯的同文館;而一向以清代名臣之後、中英文造詣俱佳自豪的駐英代表沈呂巡,反倒像是公關祕書了。
馬英九遭國際媒體奚落,人民和執政團隊自然感到不是滋味。緩頰也好、解釋也罷,做點什麼挽回顏面也是應該。只是媒體評論發乎於情,政府回應就該止之於禮,若太過氣急敗壞,反讓人懷疑是不是真被踩到痛腳。
更何況經濟學人那篇評論並未寫出什麼新鮮事,從薪資停滯,到房地產投機;從油電雙漲,到軍公教年終慰問金,件件都是台灣媒體罵到沒力的議題。就連“ineffectual bumbler”這種說法,從藍到綠都不知說了多少次,一句“反省改進、謝謝指教”足矣。
但“外交部”卻巴巴地追到經濟學人總部,硬要人家出面解釋;連國家通訊社都發動學者說文解字,然後喜不自勝地大表其功,強調經濟學人沒有侮辱的意思,這字只是猶豫、困惑、憨慢、窮忙之意。
這樣的解釋,真的有幫上忙嗎?就算“外交部”有通天本領,讓牛津字典把bumbler的定義改成“果斷英明”,就能減輕民眾對施政的不滿嗎?
而反馬陣營也跟著大湊熱鬧。平素已看不慣馬英九喜歡引用國際媒體自我肯定,這次索性抓住國際媒體一句話,狠酸猛批,彷彿國際媒體的評論可以扭轉執政態勢。這和馬英九不斷引用國際評比證明自己政績的習慣,又有什麼不同?
就在我們計較bumbler字義的這幾天,中日韓已經啟動FTA談判,東南亞國家撇下台灣討論南海行為準則,現任美國總統首次訪問緬甸,以巴戰火已殃及平民。
在台灣,屏東有小朋友就快沒有早餐吃,年金改革迫在眉睫但財政危機依然無解,而政府卻四處查字典,輿論只顧說風涼話。彷彿只要掌握bumbler的定義權,台灣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這,難道還不笨嗎?
不管bumbler是什麼意思,世界還在往前走。拜託別耍笨了,做點正經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