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早在2010年,就有企業在溫州瑞安申請建設通用飛機機場,並裝備飛機4S店,準備開展私人飛機市場。時至今日,盈利用機場還未批覆,關於公共基礎設施用機場的鼓勵政策又下來了。
“國家對民營資本投入機場後如何盈利還沒有明確的政策。”民用機場協會秘書長王建表示。不僅是機場,事實上,對於所有進入基礎設施的民資,到目前都沒有政策提及過相關問題。
就連更開放的高速公路建設,民資也很難從中得利。而在交通部下發的文件中,關於高速公路引進民資語帶保留,更多的是鼓勵民資進入原本就很開放的運輸領域。
“引入民資需要有具體方案,包括回報率、退出機製等問題。”溫州市鐵路投資辦公室副主任傅唯表示。
不過,截至目前,不管是鐵道部還是交通部,都尚未提出具體操作方式。
石油行業壟斷依然
目前,石油行業壟斷形勢依然嚴峻,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基本壟斷了從原油開採到終端銷售的整條產業鏈。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石油企業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同其他行業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相比,顯得極不平衡,和有的行業的差距甚至達到十幾年。由於民營石油企業主要集中於中下遊,沒有獨立油源,靠“天”吃飯,在壟斷和不正當競爭的擠壓下,普遍生存艱難。過度壟斷不僅使石油市場體係病態運行,嚴重封堵了民營石化企業發展空間,損害了社會公平和效率,而且還直接影響了經濟發展和人民日常生活。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會長、泰地集團董事局主席張躍直言自2005年以來一年一度的“油荒”,揭示了我國石油市場存在的某些體製問題。
因此,張躍堅定的認為,“民營資本進入石油壟斷行業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緩。”民營資本進入石油壟斷行業不僅有利於民營企業自身的發展,也有利於形成多元化石油市場體係和公平競爭格局,對“轉方式、穩增長”意義重大。在充分競爭的條件下,有利於提高整個行業資源配置效率和勞動生產率,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健康穩定發展。
破壟斷已關乎中國發展“穩增長”民資仍不可或缺
其實,在改革開放已經3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真的到了應該對民營企業徹底放下成見的時候了。今天的民營經濟數量占到企業數量的90%以上,經濟總量占到60%,利稅占了50%,專利占65%,新產品占了80%,特別是就業占了城鎮就業人數的77%,民營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一些大型民營企業,甚至已經成為世界級的跨國公司。比如華為公司,無論經濟實力還是技術實力和人才實力都完全可以和世界任何一家跨國公司比美,實力已經做到世界通信行業的前列。在我國經濟領域,民營經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