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輿論熱點成為‘斷頭新聞’”,去年,對於輿論熱點的“斷頭”現象,有媒體就曾呼籲:以“新聞”蓋“舊聞”的方法,不該成為公共事件危機應對的不二法門。這說的是在公共事件應對上,一些政府動輒採用“拖字訣”,對輿論壓力習慣性懈怠,當鴕鳥充耳不聞,甚至試圖用新的熱點掩蓋舊的新聞。
“拖字訣”的冷面應對,當然很容易被輿論揪出來說事,但如果面對熱點事件,地方選擇“迅速表態”、“快速查處”,短平快的應對節奏,看似坦誠的姿態,似乎就能討巧許多。不過,公共事件處理,終究不是靠輿論公關“巧舌如簧”就能順利過關的。如果事故發生後,公共部門總是表態“高度重視”,事後卻從來不了了之;說到問責,言必稱“嚴肅查處”,最終卻一再“抓小放大”。言而不行,行而無果,其結果,不僅造成公共調查變成“爛尾工程”,政府公信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侵蝕剝落。
輿情應對不該成為危機公關技巧,“熱回應冷調查”更不該成為輿情應對的固定套路。把輿情應對當成公關技巧,總會因為缺乏誠信與決斷,讓人感覺公共事務處理只是在“耍花腔”;把“熱回應冷調查”當成輿情應對固定套路,務虛的本質沒有改變,“迅速表態”、“快速查處”反而成為新的官場套話。
時間是最好的稀釋劑,用技巧和套話,當然能夠暫時讓一些涉事單位和個人“暗渡陳倉”,但時間同樣可以讓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熱回應冷調查”打的是“時間”的擦邊球,但人的記憶卻不會隨時間輕易清除,相反,某種套路的不斷重複,只會讓公眾記憶日久彌新。就拿食品安全來說,三聚氰胺、塑化劑……一次次食品安全事故,不斷往公眾傷口上撒鹽。如果制度病灶並沒有隨事故發生而最終清除,不斷重複的“熱回應冷調查”,持續不停的不明真相,就只會形成一種連貫的“記憶創傷”,反覆刺傷社會公信力。
說白了,如果真相不能顯露,制度病灶不能清除,“熱回應冷調查”的應對模式,就根本無法欺騙公眾。公共部門只有拿出起碼的誠意,將輿論的外部壓力轉化成體制的內部壓力,用一種常態的公共事務處理機制,去形成解決鏈條,才可能在自我追責、糾錯的過程中,主動拿出真相,修正謬誤。也只有在完善的法律體制下,制度力量才可能倒逼公共部門更公開透明地面對公眾,而不是用“拖字訣”或“熱回應冷調查”這樣的技巧轉圜和應對套路,去糊弄民意。(時間:1月23日 來源:重慶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