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需要雙方讓步
與中美不同,中歐政治關係的特點是沒有直接的地緣政治利益和衝突,但也繞不開取消對華武器禁運、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
格羅斯指出:“歐洲人並不太願意考慮武器問題。在此問題上,歐洲精英更傾向於聽從美國的領導。”
過去10年來,歐盟與中國的關係經歷了一段回暖期,許多歐洲精英對美國在伊拉克的行為深感失望。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歐洲精英希望與之合作,並開始考慮取消對華武器禁運的問題。然而,“胳膊擰不過大腿”,在這些問題上,歐盟最終還是不可避免遭到了美國的阻撓。
而承認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對於中國應對反傾銷調查具有切實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對歐盟認可中國的經濟改革具有象徵意義。
中國和歐洲都是世界上重要的政治經濟體,二者加強在全球性問題上的合作,不僅有利於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對於中歐關係的長久發展也至關重要。
“如果雙方能夠合作,自然再好不過,但不幸的是,如今在世界的所有地方,都已有歐洲人生活工作,他們不會願意為正在崛起的國家(比如中國)騰出地方。同時,合作的不情願因素也可能來自中國,在一些國際問題(如環境問題)上,中國會讓合作的空間再次受限。”格羅斯分析道。
格羅斯進一步指出,要想合作,“雙方都應該做出讓步,歐洲必須減少它在國際機構中的話語權,而中國也應該像"仁慈的霸權",接受國際規則和機制的約束。”
格羅斯的觀點代表了很多西方學者的觀點。然而,當今的國際秩序畢竟是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安排,難以反映世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因此,中歐在這方面取得更多合作之前,雙方必將經歷更多的適應和磨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