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中國鐵路總公司(下稱鐵總)5月23日將發行200億元的中期票據,這是鐵總成立以來的第一次發債,也是鐵路系統今年以來的第二次發債。
據台海網報道,鐵路系統今年第一次發債於3月8日,性質為200億元的為期一年的短期融資券,其時發行人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一周之後,鐵道部宣告分拆,其原有的資產和債務由鐵總承繼,發行債券的主體也隨之轉移到鐵總身上。
原鐵道部下屬研究院的一位人士稱,此次發債融得的資金將主要用於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西安至大同鐵路、長沙至昆明客專、雲桂鐵路等在建鐵路建設,上述幾條鐵路今年的擬投資額多則三百多億元,少則一百多億元。
按照原鐵道部的計劃,2013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為6500億元,其中基建投資為5200億元。
上述人士表示,由於鐵總的融資模式依然是依靠銀行貸款和市場發債,因此資金的來源渠道依然不變,具體而言,今年鐵總已經注册的中期票據額度為6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為1500億元,加上年初200億元的短期融資券,今年鐵總的發債融資額最低將在2100億元。
銀行貸款方面,根據2013年一季度鐵總的財務報表,其數據為1009億元。可資比較的是,2012年,其貸款總額為4026億元,2011年為6054億元,2010年為6852億元。
實際上,不僅原鐵道部有大筆銀行貸款,一些地方路局為了維持現金流不中斷,也是舉債度日,一位路局人士稱,去年連上海局、廣鐵這種在全路中算是效益排前的路局也需要跟銀行貸款維持運轉。
而今年的日子可能會更加艱難,2013年一季度,鐵總虧損69億元,這一虧損局勢或許將蔓延至第二季度乃至全年。
北交大運輸學院教授胡思繼表示,今年煤炭的需求量大大縮減,導致鐵路貨運量急劇減少,今年負增長在所難免。
目前,鐵總和地方路局已經掀起了一輪鐵路貨運改革的高潮,試圖通過主動尋找客戶、減少報價中間環節的陋規等方式來吸引貨源增加運量,但形勢仍不容樂觀。
胡思繼表示,鐵路運輸的大頭是大宗物資,而這些物資的需求量跟整個宏觀經濟走勢密切相關,鐵路自身改善服務和經營方式固然能挽回一部分的頽勢,但最終的走出低谷還是要靠宏觀經濟恢復景氣。
前述原鐵道部研究院人士稱,鐵總也在千方百計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鐵路投資領域,以減少自身的融資壓力,但受制於體制原因,目前效果不是很明顯。被鐵總樹為標杆的項目是蒙西到華中的煤運通道,該項目吸引非鐵路領域資金達70%,但投資該項目的絕大多數為能源央企,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資本,因此不具有太大的可仿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