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的兩次車臣戰爭中,最初車臣非法武裝或隱蔽在俄軍經過的山口、隘路,或利用城市樓房、街道、地下設施,建立立體狙擊網,專打俄軍車輛的輪胎、發動機、油箱,逼迫人員下車,再實施狙殺。
第一次車臣戰爭中,首批攻入市中心的俄軍131旅,3天中近800人傷亡;第二次車臣戰爭開始不久,俄軍80%的人員傷亡仍源自敵方的狙擊行動。
一名曾親歷車臣狙擊手威脅的俄軍士兵說:一個有經驗的狙擊手可以做到一輛裝甲車、一挺機槍、甚至一個步兵分隊難以做到的事,可以狙擊對方指揮官,摧毀裝甲車,可以控制一條或兩條街道⋯⋯最重要的是,使對方一直處於一種危險不安的恐怖氣氛之中,總是擔心突如其來的子彈。
狙擊手的角色真正超越“神槍手”,是以“9.11”為轉折點。
在那之前5個月,美國陸軍意識到,此前狙擊手接受的是野戰狙擊訓練,而車臣戰爭表明這種訓練不適用於反恐戰爭。因此,在佐治亞本寧堡對狙擊手進行了為期5周的城市狙擊戰術強化訓練,這批人隨後加入伊拉克、阿富汗戰場。
反恐、護航等拓展了軍隊任務的內涵,同時高技術武器裝備大規模應用,如北約各國大量裝備大口徑狙擊步槍,有效射程從800~1000米提高到最遠約2000米。
儘管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世界狙殺紀錄不斷被美國、英國、加拿大的狙擊手刷新,但真正改變的,是狙擊作戰的角色。
成都軍區綜合訓練基地副司令員劉宇上校告訴記者,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中的狙擊作戰,打破了傳統理念,“體系支撐、整體聯動、節點破襲”成為信息化條件下狙擊作戰新方式。而在信息化戰爭中,狙擊作戰由一般的配合性行動,提升為獨立、重要的作戰樣式,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作戰樣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