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孟建柱:加強國際反腐 堅決鏟除腐敗毒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4 09:30:45  


 
  京華時報報道,從現代巡視制度啟動至今,我國的巡視制度已經推行了十年。經歷認識、操作和深化的階段,從決策構想到制定規範,從局部試點到全面展開,領導體制、制度體系以及覆蓋的領域都在發展,但也尚存不足。在中央巡視組密集進駐各地,尋“老虎”“蒼蠅”之際,探尋制度十年得失,以更好地前行。

  對話人物

  李永忠,制度反腐專家,國家行政學院等院校兼職教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長期致力於制度建黨、制度監督、制度反腐等領域的研究。

  制度變遷

  現在要大張旗鼓查問題

  提問:1996年1月,十四屆中紀委六次全會作出“選派部級幹部到地方和部門巡視”部署。這被認為是這項制度的發端,到目前,巡視制度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李永忠:第一個是認識階段,第二個是操作階段,第三個是深化階段。

  首先是同體監督和異體監督的認識階段。比如有一把世界上最鋒利的刀,你是世界上最好的武林高手,我給你的命題是,請你拿這把刀的刀刃去砍它的刀背,無論如何你也砍不了。那麼多的專門監督機構和人員,居然連身邊的問題都看不見,監督不了。

  提問:他們真的看不見嗎?

  李永忠:其實,他們看得見。他們只是不能也不敢而已。怎麼辦?分離一下,從這個同體中,分離出另外一把刀,短多了,而且也不很鋒利,但是它卻能夠在那把最鋒利的刀的任何一個部分留下它的痕跡。這叫異體監督,被證明是有效的。

  提問:所以在認識階段,認識到了異體監督的重要。

  李永忠:對。然後派出中央巡視組,從派出5個組到10個、12個,不斷發展,這是操作階段。

  提問:往往認識和實踐是不同的,巡視制度在實踐中運行得如何?

  李永忠:通過操作,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我們是靠發動、組織群眾,靠解放思想起家的。可是後來有的領導幹部怕群眾。群眾已經成為一些領導幹部的一個難解之痛、難言之隱。不發動群眾,又要依靠群眾,怎麼依靠?始終沒有找到路子。反腐敗,群眾想參與,缺渠道;想支持,少平台。群眾本是腐敗的直接對立物,群眾本來是反腐敗的主力軍,卻成了旁觀者,作壁上觀。

  提問:結果怎麼樣?

  李永忠:反腐敗僅僅依靠專門機構的孤軍奮戰、單打獨鬥,仗越打越難,戰鬥力越打越弱,效果越來越差。就形成我們看到習總書記的那句話:“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

  提問:深化階段解決了哪些問題?

  李永忠:過去怕群眾,現在不了。現在專門要查問題,而且要大張旗鼓地查了。實際上在封建社會對於選派的巡視大員或者說欽差大臣、巡按禦史,皇帝有個標準:地動山搖。當時沒有信息化,也沒有手機,人一去,老百姓就奔走相告:包公來了,海瑞來了!要有這種效果。現在進入深化階段,認識到不能再搞那種類似地下黨式的秘密作戰,群眾應當作為反腐的主力軍和勝負手,在關鍵時刻投入戰爭,以取得勝利。

  提問:應該說正式運行是到了2003年。為什麼在2003年這一年開始運行?具備了哪些條件和契機?

  李永忠:2003年有一個重要的契機是《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頒發出台,還有那一年我國簽署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前者更為重要。監督條例是中國共產黨建黨82周年、執政54年來,歷經13年磨出的一劍——制定的第一部黨內監督條例。

  提問:從2003年到今年迎來調整,如何客觀評價這十年的巡視工作和巡視制度?

  李永忠:這十年,我們腐敗在加劇。相當一些黨政主要領導的腐敗問題是巡視發現的,而不是同級紀委揭發出來的。中央對巡視非常重視,比如名稱變化了,由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巡視組變成中央巡視組,進一步加強了對巡視工作的組織領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