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即便是企業管理能夠成為中國普遍認同的一門科學,如果沒有建立一種競爭性的、透明的和鼓勵創新的院士選拔制度,當選院士的企業家也不可能贏得應有的社會尊敬。
儘管在發布時間和平台的選擇上刻意保持低調,但中國工程院7月1日公布的2013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還是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質疑:173位候選人中,竟有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易小剛、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顧大釗等數十位企業高管赫然在列。
來自公眾的這些質疑並非毫無根據。在此前的數年當中,確有極少數大型國有企業高管扛著各色“管理”名頭在中國工程院這類科學聖殿登堂入室,一度讓“管理院士”聲名狼藉,以致那些在各個科技創造領域卓有建樹的企業家在當選院士之後仍然羞於和“管理院士”為伍。
企業家或者說企業高管能否當選院士?答案是肯定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企業家成為院士必須堅守一個顯而易見的前提,援引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增選政策委員會主任旭日幹的話來描述,前提就是“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首先必須是科學家”。諸如饒芳權、葉可明、袁晴棠、劉玠等等正屬於這類實至名歸的院士,他們不僅擁有名聞遐邇的科研成就,還將其精心管理的企業一步步帶向巨大的成功。
問題已經很清楚,備受輿論質疑的並不是身為科學家的企業高管當選院士,而是無法接受那些唯利是圖的商界大人物居然也可以享有“院士”光環並與令人肅然起敬的科學家們平起平坐。然而,當人們意識到管理已然成為今日世界最古老、最複雜、最富於挑戰性的一門科學的時候,科學家的內涵將有可能被重新界定想想比爾.蓋茨、想想喬布斯吧,他們顯然不是傳統意義的科學家,但當他們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的時候,整個美利堅都向其表達了祝賀與敬意。作為卓越的企業領導人,比爾.蓋茨和喬布斯們不只是重塑了這個星球上全新的一個個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生活體驗,更重要的是以一種獨特方式為消費者和整個社會創造了極大價值。
無論是締造了微軟帝國的比爾.蓋茨還是創建蘋果的喬布斯,他們從未做過一天傳統科學研究卻能成為美國院士的非凡經歷再次表明,不管是科技攻關還是企業管理,只有創新,才是科學的出發點,才是科學家的本真意義,才是院士的價值所在有誰敢說法治、民主和自由市場這些概念不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
事實證明,企業家成為院士的問題不是企業高管能否成為院士的問題,也不是企業高管是否為科學家的問題,而是選拔院士的制度問題即便是企業管理能夠成為中國普遍認同的一門科學,如果沒有建立一種競爭性的、透明的和鼓勵創新的院士選拔制度,當選院士的企業家也不可能贏得應有的社會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