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學者談軍隊“非黨化”對蘇聯解體的影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3 10:38:31  


  中評社香港7月13日電/1917年十月革命時期,近20萬布爾什維克黨員領導不足3萬人的工人赤衛隊和革命士兵,奪取政權,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擁有200多萬黨員的蘇共領導人民,戰勝了德國法西斯;70多年後,擁有近2000萬黨員和530萬軍隊(其中軍官130萬)的蘇共卻自我否定、自我繳械,喪失政權、亡黨亡國。蘇聯解體後,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羅伯特.蓋茨飛到莫斯科,他驕傲地在紅場散步,並宣稱:“我們知道,無論施加經濟壓力還是進行軍備競賽,甚至用武力也拿不下來。只能通過內部爆炸來毀滅它。”當年,蘇共放棄對軍隊的領導,國家危急關頭軍隊袖手旁觀,最後瞬間蘇聯分崩離析,蘇共土崩瓦解,教訓深刻!

  一、蘇共丟棄列寧建軍原則,取消了黨對軍隊領導的組織保證,致使危急關頭軍隊不聽指揮

  對於“無產階級軍隊究竟由誰來領導”這個問題,蘇共內部在蘇俄紅軍組建前後,有過激烈、尖銳的爭論。列寧及斯大林的態度和指導思想十分堅決,就是“無產階級政黨必須獨立地行使對紅軍的領導權和指揮權”。1918年11月,蘇俄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成立專門領導紅軍及一切武裝力量的工農國防委員會,列寧既擔任委員會主席,又擔任黨的領袖、政府首腦,從而實現了蘇共對紅軍的絕對一元化領導。同時,蘇共在紅軍中建立了堅實的組織系統,各級黨組織、政治部和軍隊政治委員列入紅軍組織編制,政治部成為蘇共在軍隊中的組織核心。在多次艱難的歷史時刻,蘇共堅決貫徹列寧的建軍原則,克服危局,戰勝了國內外各種敵人。紅軍初建的國內戰爭時期(1918年至1920年),蘇聯軍隊在團以上部隊實行集體領導制度,兵團由軍政指揮員共同指揮,集團軍、方面軍由革命軍事委員會指揮;黨動員了優秀黨員總數的一半到紅軍中去,構成了部隊的基本核心,擊敗了14個資本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衛國戰爭初期,面對戰場上蘇軍嚴重失利的險惡形勢,斯大林發布《關於改組政治宣傳機構和實行軍事政治委員制度》的命令,在團以上部隊重新實行政治委員制,蘇聯紅軍迸發出了旺盛、頑強的戰鬥意志,在莫斯科、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城下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