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智鵬教授從用歷史來講解上環和中環的變化與發展(中評社 陳承攝) |
出席本次講座的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劉智鵬則講起了中環到上環這片地區的歷史。“英軍之所以會選擇建設中環至上環這塊區域,是因為這片土地獨特的價值”,劉智鵬介紹,1841年英軍登錄港島之後很快便計劃建立“維多利亞城(City of Victoria,即現中環到上環區域)”,因為他們發現這塊地區地勢優良,背靠太平山,遠眺九龍半島,是發展政治經濟的好地方。隨後,文武廟於1847年建成,並於1851年改建,彼時廟旁的公所還是華人解決訴訟的地方。而後的1890年,中環開始填海工程,將提岸向北衍伸,新的海旁大道被命名為幹諾道,原來的靠海街道則被命名為德輔道。作為歷史學教授,劉智鵬在現場展示了各種珍貴的老照片,透過這老照片,現場觀眾才發現原來今日繁華的中環和上環竟是有這麼多歷史,當下摩登大樓的地址在當時也不過是一幢幢矮小的房屋和簡陋的街市,時間帶走了這些舊建築,照片卻把現場的觀眾帶回了舊時另有味道的香港。
離上環不遠處便是著名的荷里活道,《明報周刊》生活空間版資深編輯徐巧詩在表示,《明報周刊》用了36個故事來寫這條道路,因為他們覺得荷里活道作為香港最早建成的街道之一,擁有百年的豐富歷史,在這條道路上有地標性的建築、街道、動植物生態、老店等等,這些都是香港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把這部分歷史展現出來,不僅會加強和豐富香港人對本地的文化認同,同樣也會讓世界各地的遊客更加了解香港是一個有故事、有歷史、有人情味道的城市。
對於徐巧詩的這個“36個故事”,曾經在《明報》做過副總編的吳靄儀表示出自己強烈的贊同,她認為“香港不能盲目發發展,要有更多的價值”,而讓香港更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透過更多的故事、更多的創作傳達出去無疑是一件好事。她還表示,香港本身是一個“賣嘢(賣東西)”而不“做嘢(做東西)”的城市,因此,對於香港本地製造的一些東西,更應該要去保護,因為這是香港所獨有和原創的一部分。
活動現場,除了眾多老師帶著學生一起透過講座來了解這座他們現在所生活的城市的歷史之外,亦有年過花甲的“老街坊”,在聽完三位嘉賓的講座後,他們在感嘆時光飛逝之餘,也呼籲現場的師生要珍惜和保護好現在香港所剩下的文化遺產和特色,因為這是“香港人代代相傳的無價之寶和永遠無法抹去的美好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