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的歷史證明,要根治專制體制下的腐敗不能依靠舊式農民及其思想,只有靠新興階級帶來的民主主義,而民主思想的產生又要靠近代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商品經濟帶來的公平交易和市場競爭的觀念。
前些年有人論及《新民主主義論》中把洪秀全歸於向西方尋求真理的中國人,認為更準確講來應是洪仁秈。因為洪秀全在他的著述中只借來一個西方的“皇上帝”的名號,卻未引進自由民主思想。只是在香港接觸過一些新思想的洪秀全族弟洪仁秈於1859年到達天京後,才在太平天國乃至整個中國社會首次提出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方案,這在當時也可說是國內最先進的思想。
令人可嘆卻又不可免的是,洪仁秈的一系列改革方案曲高和寡,尤其是他提出的“興郵亭以通朝廷文書”、“新聞館以報時事常變”以及“興各省新聞官”等建議根本無人能理解。李秀成為首的諸將領面對《資政新篇》等闡發新思想的書籍,更是“皆不屑看”。洪仁秈開始想整治天國內的種種弊端,後因一籌莫展索性作罷。這也難怪,太平天國所根植的土壤,只是小農自然經濟結構。這一頑固的社會基礎必然滋生專制政體,個人對其不僅無法改變,日久還會反被環境腐蝕。洪仁秈在天國任幹王並總理朝政後只兩年,就頒發了《欽定士階條例》,裡面規定的封建等級之森嚴,較清王朝有過之無不及,便是那個想改革者的悲劇。
太平天國乃至以往的農民起義都證明,封建統治下的農民對所受的壓迫有本能的反抗,卻創造不出比封建主義更高的政治經濟體系,他們有了錢也會當地主,有了權則必然走上帝王之路。無論是得了天下的劉邦、朱元璋,還是中途而敗的黃巢、李自成、洪秀全,都跳不出這個怪圈。
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的革命戰爭,是先進政黨領導的人民戰爭,思想水平和道德標準與太平天國自然不可同日而語。然而中國歷史的文化積澱和社會上小生產者的汪洋大海,與以往仍有某些相似之處,這也決定了新中國成立後的反腐敗鬥爭任重而道遠。加強政治教育和法紀懲處固然重要,然而最根本的治本之策,還在於社會基礎的改造,即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使執政黨成員擺脫種種陳腐的傳統束縛,真正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力、先進思想和先進文化的代表。
本文摘自《百年潮》2000年第12期 作者:徐焰 原題為:從太平天國的腐敗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