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社科院專家:延遲退休對中國並無實際意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24 09:47:49


 
  深化改革,老百姓肯定贊成,但我覺得新一輪改革,首先要給百姓切實好處。改革開放從大包幹開始,使農民獲利,到上世紀80年代廣大人民群眾逐漸得益。然後到90年代,朱鎔基才有可能實行下崗分流,因為此前大家都得到了好處,對黨非常信任。但如今,一些改革政策可能會傷害百姓,而之前的一些基礎已經薄弱,改革要順利,信任要維持,對未來要有預期,那深化改革首先要給老百姓好處。即或看不到明顯的好處,至少一開始不能對老百姓不利。在本世紀初轉制並軌失業的人,當時如果40歲,現在也就50多歲,還沒到退休年齡,他們的日子非常不輕鬆,一旦拿到退休金就可以喘口氣。如果推遲退休年齡,對他們打擊最大,哪怕推遲一個月,壓力也很大。這個問題一定要非常慎重地考慮,至少等這一代人退休吧。

  延遲退休,官方的核心理由是發達國家都如此,即是國際趨勢。發達國家確實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但並非因為養老金問題,而是社會老齡化。這其實是兩方面促成的,一是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老年人越來越多,二是人口出生率下降,新生勞動力越來越少。所有的發達國家都面臨這樣的問題。主要發達國家人口多為幾千萬,少的不過幾百萬,美國是發達國家中人口最多的,3億,只相當於中國的零頭。一個小的國家,老年人增多,勞動年齡人口減少,馬上捉襟見肘。最早延遲退休年齡的動議,其實就是為了增加勞動力供給。

  法國中央銀行行長諾瓦耶跟中國社科院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蔡昉說:“我們延遲真實目的是增加勞動力供應、提高勞動參與率,但公眾誤認為我們是為了減少養老金的支出。”大部分國家從60歲推遲到65歲。養老保險制度最早是1873年德國開始的,當時退休年齡定為70歲,但彼時德國人平均壽命只有50歲,二戰後大部分退休年齡變成60歲。所以提高到65歲,相對來說歐美還是比較容易接受的,以前想工作沒有工作,現在多幹幾年也很願意,並沒有引起特別大的風波。

  本世紀以來發達國家經濟都不太景氣,尤其是2007年以後美國的金融危機影響到全世界,歐盟出現了債務危機,這時就採取了很多緊縮政策。在此前提下,延遲退休也跟養老金掛鈎。但沒有明顯的效果,至少我還未見到這方面的研究成果。而另一方面,現在所有發達國家的失業率都非常高,一般失業率在10%左右,而大部分歐洲國家的青年失業率已超過20%。老年人若不退休,為青年人創造新的工作崗位比較難,這是全世界的普遍現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