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這兩位女工程師都不是“技術引進”的“產物”,但都是對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的主將和高手,所以她們體現了中國鐵路裝備工業的產品開發能力。
有意思的是,趙明花和梁建英都把自己的能力看作是理所當然。但對於一個第三方的觀察者來說,她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獨立變量——她們的能力是獨立於技術引進過程的自主開發經驗的產物。當我們追問梁建英,為什麼當時公司領導會選中沒有參與過引進的她,來負責改造引進產品的總體設計?
她有點遲疑地回答:“可能是因為我有以前做過系統設計的經驗吧。”可以肯定,梁建英能夠對引進技術“動刀子”的資格,是在此前的自主開發過程中獲得的。
從自主開發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技術人員有著不依賴別人的習慣。趙明花就說過:“鐵路人沒有依靠國外技術的習慣。”還是在對2型車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階段,有一次當梁建英問一位設計師為什麼那樣做時,對方回答說:因為日本人就是這麼給的。她大怒:“下次當我再問你為什麼的時候,你如果再說就是因為日本人這麼寫的,我就讓你們寫檢討!”
梁建英認為,“如果不思考為什麼,就會造成思想上的惰性,老是說因為日本人這麼說的,就不會有進步,如果真的說不出為什麼,就必須通過試驗把原因驗證出來。”據她講,在引進時,很多中國設計師都會產生這種傾向,不得不糾正了很長時間。
這說明引進容易造成依賴的心理和習慣。那為什麼梁建英在面對日本人的方案時仍然要問“為什麼”?她的回答是:“我長期從事開發工作,一畢業就來廠做研發,在工作中必須問‘為什麼’,這是一種養成的習慣。”
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強悍者總是出身於自主開發,所以中國鐵路裝備工業的能力和性格要比汽車工業強悍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