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台灣研究所倪永傑指出,“謝長廷所言‘憲法一中’、‘一國兩市’的內容也可成為一中框架的有機元素”;(12)
2.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劉國深認為,“海峽兩岸是‘政權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之間是一個中國境內兩個敵對政權的關係”;(13)
3.中國人民大學黃嘉樹則認為,“中國台灣地區存在著一個不隸屬於PRC的政府體系”;(14)
4.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林岡主張,“兩岸在統一前的政治關係,是中國內部尚未完全終結敵對狀態的兩個政府之間的特殊關係”,(15)“兩岸在進入政治協商或對話時,似可互稱對方為中國台灣地區政府或中國大陸地區政府”。(16)
上述例子說明,大陸學者根據“一中框架”的概念,正在做兩岸政治關係的具體定位研究,而並不是沒有具體方案。
對於具體方案問題,筆者有如下看法:
第一,兩岸政治關係的定位,應該是兩岸雙方共同的行為,而不是單方行為。
這有兩個原因使然,一是為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內容所決定,兩岸政治關係的定位應該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即大陸方面如何看待台灣當局、台灣方面如何看待大陸當局以及兩個當局相互間的關係,這就需要雙方都作出智慧貢獻;二是定位的結論應該是雙方都可以接受才有意義,這勢必就要求兩岸都來共同探討。正因為如此,中共十八大報告才鄭重提出:“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17)
第二,兩岸政治關係定位,涉及到兩岸雙方最核心的政治分歧,本身就是一個政治難題,加上目前兩岸間尚未建立起足夠的政治互信、官方並未有政治對話,因而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做到的。
第三,在兩岸官方沒有開展政治對話之前,兩岸民間應該要先行一步,先進行民間的政治對話,互相探討對方的政治底線,從中提出可供選擇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