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3日電/兩會召開之際,全國政協常委接受香港大公報專訪。
據《大公報》報道,唐英年是在香港經歷非典後,接替梁錦鬆成為特區政府第三任財政司司長的,臨危受命的他用“腳踏實地”表達信念,最終帶領香港走出經濟低谷。商界出身的唐英年朋友遍天下,他和記者分享人生成功的秘訣是“三有”,“要有能力、有社會共識、有團隊和朋友來執行。” 以下為採訪實錄:
記者: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您收看2014年全國兩會大公訪談特別節目《星耀香江》,我們今天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特區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先生,唐先生您好!
唐英年:你好!
記者:首先請您跟我們大公網的網友打一個招呼好嗎?
唐英年:各位大公的朋友,大家好!
記者:唐先生,今天見到您我就見到了大家傳說中的“唐氏微笑”,您一上來就給人非常溫暖的笑容。您的名字對於我們來講並不陌生,非常熟悉。兩會之際,您對於兩會來講是一個新人,您是新一屆的政協委員,然後是全國政協常委,這兩個角色之間您去看兩會,有什麼角度上的不同嗎?今年兩會,您作為常委的話,有哪些新的建議呢?
唐英年:我是全國政協委員、常委,但用香港人的話應該叫作“新丁”。
記者:“新丁”,您客氣了。
唐英年:就是新人,所以我還是處於一個學習的心態,因為雖然我過去在行政機關也做了十年,行政會議跟立法機關也做了十幾年,但是我的經驗,是在香港作為國家的一部分,香港跟國家有很多很多在發展方面都可以有互補的優勢。所以我對國家雖然可以說認識很深,尤其改革開放這三十幾年,因為我家族本來也是一個搞企業的,所以在1978年,已經在內地做第一項的投資。
記者:是在上海?
唐英年:是在深圳,所以我對內地改革發展整個路程可以說比較熟,同時對國家的整個發展也有一定的認識,但是作為政協來講,我還是一個新人,所以新委員還是要抱著一個學習的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