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也說明您的團隊,您所帶領的團隊也是一個優秀的、也是一個高效的團隊,然後能做出這麼大的一個成果,讓居民去共享。然後您的這個舉動在近些年來還是非常大的一個舉動,也是被很多人記在心里的。
唐英年:我說這個是叫“三有”,不是“三無”,就是有這個能力來凝聚社會共識,有團隊來執行,有朋友來支持。
希望未來的香港學生普通話講得比我更好
記者:剛剛我們回顧了一下您之前從政的經曆,現在的您身份又不一樣了,從您父親那兒,接過父親的衣缽,出任祖父創立的教育基金會。
唐英年:是。
記者:在這個事情上,我個人覺得在這麼多年,尤其是最近十年,我覺得您的祖父唐君遠創立基金會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為什麼呢?因為香港的高校對內地也放開了,今年是第十年,這十年來我們看到很多內地的考生去香港去讀大學,因為您在這個過程當中,基金會在這個過程當中資助了很多人。另外同時我們也看到,有香港的學子又到內地來就讀,我就特別感慨就是這一點,我就想,那您執掌這個基金會之後,您對兩地之間的這種教育方面的交流,您有什麼想法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唐英年:首先,香港作為國家的一部分,我很樂見兩地的學者有更多的交流,無論是學生,內地學生到香港來念書,香港學生到內地去念書,更多交流,促進雙方的了解,能夠幫助雙方不斷在融合上面能夠進一步,所以在這一點,我認為作為國家的一部分,這個是好事。另外,我們唐君遠的教育基金,是在27年前成立的,那個時候我們主要還是幫助一些貧困的學生,因為27年前改革開放剛剛起步沒多久,長三角還有很多貧困的家庭,就是因為他們家庭的環境,令到他下一代未能得到最好的學業,所以那個時候我們是幫助一些貧困的學生。後來慢慢就變成了資助一些優秀的學生跟老師,同時也繼續地幫助一些貧困的學生。一直以來都是主要做長三角,因為一方面國家很大,不可能做到全方位。另外一方面,我們的血緣也是從無錫,就是長三角那邊過來的。再追溯五百多年前,就是在常州,所以主要還是在長三角,所以是一種血緣的關係。
到我剛在去年重掌基金會作為理事長,我希望也是承前啟後,繼續就國家未來發展在人才方面的需要,一定是不斷地走向高端、卓越人才方面的發展,我還是會繼續地朝這個方向發展。
記者:您的意思就是說,給內地祖國培養更多高精尖這樣優秀的人才,然後發展階段不同了,不是像以往那樣,先資助貧困的那些學生,因為現在內地全面開花,內地建設也需要一些很優秀的人才。
唐英年:對。
記者:同時我認為,您所做的這一點我特別有感觸是因為香港的教育方面是走在內地前面的,包括優秀的教育資源,這塊我覺得您建立起了一個非常好的橋梁,使大家能夠有機會去接觸到好的教育,然後甚至可以走到香港,甚至可以通過香港走到更遠的地方,我覺得應該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我個人認為。
唐英年:我認為更多香港學生能夠認識內地學生,他們的素質,他們的跟香港人的互動,這個對香港學生未來在國家全盤經濟發展方面,能夠全方位地認識是非常有幫助的。最起碼我希望他們的普通話講得比我更加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