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這樣一講,日本的戰略脈絡就看得很清晰了。
劉亞洲:其次是戰略眼光。要看得深、看得遠。中國的歷史,首先是世界歷史進程的一部分,然後才是自身發展的歷史。只有布局天下,才能布局中國。甲午戰爭既是中日雙邊衝突,又是大國博弈的產物,對國際格局的影響至今未消。1853年,英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戰勝俄國,堵住了俄國南下的道路。不久後,左宗棠收複新疆,也讓俄國在中亞方向無所作為,所以它掉頭東進,這就與日本發生了衝突。甲午戰爭後,日俄衝突成為必然。10年後,雙方爆發了被西方稱為“第零次世界大戰”的日俄戰爭,這場新列強戰勝老列強的戰爭,催生了日後的俄國“十月革命”,對世界大格局產生了更為深遠的影響。記者:請您談談清朝的軍事戰略。
劉亞洲:美國人李普曼 (微博)說,只要存在著一條軍事疆界,一條相應的政治疆界就會出現。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理解:只要存在一條政治疆界,一條相應的軍事疆界就應該出現。軍事戰略是國家戰略的一部分。軍事戰略應當服從國家戰略。但是如果軍事戰略出了問題,仗打敗了,這個國家的國家戰略也就完了。退一萬步說,即使國家戰略出現失誤,如果軍事戰略恰當,還能為國家戰略重構創造機會。否則,即使國家戰略正確,如果沒有正確的軍事戰略配合,國家戰略照樣無法實現。縱觀當時中日兩國的國家戰略,最能說明這一點。清朝經過30年洋務運動,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期,將強未強。清朝的首要目標是確保戰略機遇期不失去。日本則強調“強兵為富國之本,而不是富國為強兵之本”,8次擴充軍備,準備“舉國發動,國運相搏”。誰的國家戰略目標正確,一目了然。但戰爭結果是,正確者失敗,錯誤者勝利。差距就在軍事戰略上。
清朝經過了30年的軍事變革,建立了一支表面上脫胎換骨的新式海軍和陸軍,但它的軍事變革是失敗的,主要是觀念落後。勝利的軍隊用未來的觀念打今天的戰爭;失敗的軍隊用昨天的觀念打今天的戰爭。清朝的軍事變革,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評價彼得大帝的改革那樣,“大胡子剃掉了,德式西服穿上了,但是留大胡子、穿舊式服裝時期的那些思想卻留下了”。清朝的軍事改革從根子上沒有能夠擺脫農耕文明的桎梏。農耕生產方式要解決的問題首先是天下太平,有飯吃就滿足。農耕文化的眼睛是向內而不是向外看的。清朝內鬥那麼激烈也是農耕文化的產物。因此,北洋水師雖然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鐵甲艦,奉行的卻是長期防禦性戰略。這是一支農民的海軍,因此是一支守土的海軍,而不是一支經略大洋的海軍。表面上看,甲午海戰的戰場上,是雙方“海龜”的較量。軍艦都是從歐洲進口,雙方將領畢業自同一所軍校,且都用英語指揮。但那是農民與現代軍人的較量,那是雞蛋和石頭的碰撞。我曾為北洋水師在全部海戰中沒有擊沉過一艘日艦而震驚。後來我想透了,這絲毫不奇怪。全世界的雞蛋聯合起來就能夠打過石頭嗎?退一步講,即使是防禦,第一道防線也應該在對馬海峽展開。反觀北洋水師,只敢在大陸沿海做些機動。作為失敗的典型,這支水師實在太“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