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新環保法 開閘環境公益訴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7 00:19:57


 
  在馬軍在內的多位環保專家看來,由於我國沒有關於行政公益訴訟的法律規定,致使許多環境行政違法現象得不到有效地社會監督和法律約束,公民的環境保護、維權意識已經喚醒,希望能形成一種自下而上的合力,推動環保。

  展望 公益訴訟迎“井噴”個人訴訟或逐步開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修訂後的環保法,或成為中國現行法律中最嚴格的一部專業領域行政法。特別是在環境公益訴訟主體方面,先放開社會組織,條件成熟後或許會逐步放開個人訴訟。他認為,過去雖然一些環保組織也會對污染事件提起訴訟,但因為無法可依,所以都沒有得到受理。現在放開訴訟權以後,環保組織的公益訴訟肯定會出現一個“井噴期”。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主任袁傑表示,我國公益訴訟是一項新制度,之所以對環境公益訴訟主體劃線,實際上也是借鑒了國際慣例。因為公益訴訟的功能和作用首先是監督環境違法行為,另外還有一定的救濟功能。同時因為專業性比較強,就要求起訴主體對環境問題比較熟悉,要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訴訟能力,要有比較好的社會公信力,不牟取經濟利益的社會組織才可以提起公益訴訟。

  常紀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建立環境公益訴訟,意味著傳統的政府一家說了算的局面將得到改變,政府不履職、公眾沒辦法的局面將改變。因為提起公益訴訟,就要由法院通過司法監督來監督政府,也就是說,過去的政府行政力量為所欲為、不執行法律、消極怠責的局面將會改變。

  在他看來,修訂後的環境保護法對於環保公益訴訟的規定具備可操作性,這次沒有把個人納入可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範圍內是合理的,因為如果現階段放開個人可提起公益訴訟的權利,就會造成訴訟數量過多,法院受理不過來。另一方面,個人公益訴訟還有舉證困難的問題。一般來說,起訴時,原告需要拿出初步證據,證明自己受害和受害的程度,但是如果被告予以否認或者提出異議,就需要原告拿出監測結果予以反駁。而原告的監測結果因缺乏財力和技術的支持,一般很難獲得。

  常紀文說,“環保組織有專業能力,也有經濟基礎,現階段先給予他們起訴權,對法院的工作量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壓力。”他告訴記者,目前符合修訂後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條件的環保組織,全國只有300多家,待到這些組織開始行使起訴權,能對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起到規範作用,一段時間之後再放開個人公益訴訟權,是比較穩妥有序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