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28地爭建自貿區衝動遭遇“降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7 09:58:59


  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我們不叫‘叫停’,叫‘降溫’。”6月6日,在天津出席於家堡論壇的商務部國際經貿關係司副司長、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中方首席談判代表孫元江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證實,國內多地爭相申建自由貿易區的局面已經得到遏制。“我們從來沒說停止,但是要把溫度降下來。”

  去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後,28個地方陸續提出了建設自貿區的計劃。孫元江坦言,其中有些地區是盲目的。“他們認為自貿區是中央或國務院給地方一些優惠政策,所以有了一哄而上的效應。”他說,建立自貿區的主要目的是搞制度創新,是有風險的,需要設計配套措施,而盲目申報相當於不知水有多深就去“試水”,可能對當地經濟產生不良影響。此外,很多地方希望借此機會“圈地”,這也是中央政府嚴厲禁止的。

  於家堡論壇今年的主題就是“自由貿易區和中國的改革開放”。英國標準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傑拉爾德·格林斯通在論壇上指出,他注意到,中國至少28個城市想建自貿區,這是讓人驚奇的。這表明對上海自貿區的“扭曲效應”已經顯現,這並不是中國政府的目標。在上海設立自貿區並非希望所有的跨國企業把總部挪到上海那麼簡單。

  格林斯通目前擔任英國政府關於中國自貿區政策的國際專家咨詢小組主席,負責為上海自貿區提供建議。他認為,自貿區實際上是中國全面鋪開改革前的試驗田。上海自貿區的經驗應該能夠複制到全國各地,很多外國評論家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的中方首席代表、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認為,對內建立自貿區,對外積極開展雙邊或多邊的自貿協定談判,從而建起良好的自貿網絡,是“一個銅板的兩面”。

  孫元江對此解釋,自貿區和國家的自貿協定是不同的概念,但有很多相通之處。入世之後,中國以市場換市場,帶來了市場開放的紅利,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但十多年後,這種紅利正在逐步消失。市場的紅利釋放完後,重心轉到制度紅利。以往自由貿易談判的重點主要是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要求降低關稅等,而現在的區域貿易協定已經延展到規則領域。今天再談關稅減讓,“就像出租車的起步價”,必須要談,但在此基礎上還有很多領域,如電子商務、反腐敗等以前被認為與貿易沒有直接關係的議題都會納入貿易談判。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