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今年3月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貫穿著“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基調,體現著“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僅以頻率而論,“改革”一詞出現達77次之多,而其具體部署涉及經濟、行政、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等領域,範圍之廣、力度之大、突破之深、實質之多,均屬空前。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務院出台的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各項政策措施,也契合了轉型升級加快、增長中高速的經濟“新常態”,彰顯了區間調控與定向調控相結合的宏觀管理創新,以確保經濟運行始終處於合理區間,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定位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增進人民福祉。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指出,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要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從社會各界能夠達成共識的環節改起。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燕繼榮說,國務院此次督查採取的“四個結合”的方式創新,也正是針對性地因應了改革“三個改起”的推進思路,可以有力保證督查改革舉措落實到位的實效。
中國政治制度和社會體系中的執行力優勢一直為國際社會所稱道。
美國著名政治學者福山認為,中國政治制度的最主要能力之一是其做出重大複雜決策時表現出的快速應對能力,以及相對快速的執行能力。
“中國能夠快速地做出艱難的決定,然後有效加以執行。”福山說。
然而,在中國一些部門、地方以及局部領域存在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執行不力的現象,也是一個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的事實。在國內,人們形象地批評其為“政令不出中南海”。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堅決維護中央權威,保證政令暢通,堅定不移實現中央改革決策部署。
當前,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但其中遇到的改革阻力與改革惰性絕不可低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