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點,最早寫過分裂國家整合理論的韓德遜(Gregorn Henderson),所提倡的“分裂到統一的四個階段理論”,我感覺在第一階段“在初期分裂期間”與第二階段“中期分裂期間(消極的和平共存)”,很像當時的兩岸狀況。本來以為在第二階段因陳水扁執政就停擺了,但是近幾年第三階段“和解階段(積極的和平共存)”在馬英九執政後又起來了;兩岸的官員已經開始接觸來往,接下來就是兩岸領導人互訪,再下來就是如何簽署和平協議,可以擺脫過去種種的問題。到了第四階段“統一階段,雙方尋求政治上的整合”,就是雙方共商統一。
當然現在兩岸交流,國民黨政府可能是正在往統合方向這樣走,將來要是政黨再度輪替,會不會有所轉變?我們很難講,但至少現在是往這個方向。早先王郁琦從南京回來,我有感覺王是被北京設局套住,因為台北是一直不希望政治談判那麼早開始。可是王郁琦去了南京,不管談了幾個問題,重要的是雙方互稱彼此的機構頭銜,建立陸委會與國台辦正式溝通交流機制。他們將來談任何議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雙方都是官方的身分,已經無法再去迴避任何有關政治談判的問題。
所以王郁琦赴陸,如果陸委會還不願意馬上進行政治談判的話,我必須講,實際上已經走出去了。但是,另一方面,就個人來說,我肯定王郁琦此行,因為政治談判遲早要開始。王這趟去了以後,只是太快了一點,快到我們過去認為分裂國家整合理論的第二階段,應該要走很長的時間,到第三階段才是雙方官方開始接觸,兩邊高層領導人開始會晤,然後最後才是和平協議,這個過程過去在思考時,總覺得應該要很久。現在王郁琦一去,“馬習會”的感覺已經有點影子出來,我愈來愈覺得,過去認為不可能實踐的“分裂國家整合理論”,現在可能性愈來愈大。假如說2016年,還是國民黨執政,這種機會是不是愈來愈多?我個人認為,亞中是比任何人都早提出這個看法,這個看法當兩岸進入官方接觸、高層會晤後,甚至於走到政治議題協商,你的著作會受到更多的參考。
但是我前面所提的兩個問題:第一,今天不能完全無視兩岸逐漸出現國族認同與對抗的問題。第二,你用“一中三憲”的憲字,中國大陸無法接受,建議你稍微改一改。最後,整個兩岸關係發展,以我自己參與26年的經驗,到最後都感覺到步伐快到來不及適應,而我認為在這個時刻出版此書,絕對有其時代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