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發布的審計報告中的11家央企也均在審計報告發布後第一時間發表相關說明,稱大部分審計發現問題已整改完畢。一些央企還表示,將繼續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整改,建立懲防協同長效機制,以期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屢審屢犯”的問題真的不會再犯了嗎?人們拭目以待。
央企十大“牛皮癬”
1重大經濟決策不合規
《國務院關於201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下稱《審計工作報告》)中指出,在對11戶中央企業財務收支進行審計後發現,一些企業存在重大事項決策不規範,造成大量國有資產損失等問題。抽查11戶企業的791項重大決策事項中,有230項(占29%)存在違反“三重一大” (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大額資金使用)決策程序、缺乏可行性研究論證以及決策內容不符合規定等問題,造成損失或潛在損失134.68億元(詳見表一)。
《審計工作報告》還點名指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集團”)的油氣開發、併購重組、國有資產處置等過程中,一些企業管理人員濫用職權、違規決策,甚至與民營企業或個人串通牟取私利,嚴重損害國有權益。
事實上,歷年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均指出了央企重大經濟決策不合規的問題:如2012年度審計發現1784項重大經濟決策不合規,形成損失及潛在損失45.57億元;2011年度抽查企業617項重大決策中,有74項存在違規問題,已形成損失及潛在損失34.61億元;2010年度抽查企業的625項決策中,有164項存在可行性研究不充分、未按規定報批、違反內部決策程序等問題,造成損失及潛在損失34.14億元。
值得關注的還有央企境外投資及財務管理的不完善。審計指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下稱“中國兵裝”)境外投資總體效益不佳,在境外投資成立的17家海外公司中,至2012年末有5家已停業、7家累計虧損1.38億美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稱“中國航天”)境外投資及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至2012年底所屬部分境外企業共虧損1.42億元,且目前仍有兩家企業的股權由單位委托個人代持。
央企違規對外借款也是一個突出問題,時而造成損失或潛在損失。例如,1999年至2011年,中石油集團所屬吉化集團公司未經中石油集團批准向其控股公司出借資金,2012年5月形成損失1.52億元。
2008年至2012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下稱“航天科工”)所屬企業借給貴州航天紅光機械製造有限公司1.26億元,因對方經營虧損嚴重存在損失風險。
2財務管理不規範、會計核算不準確
梳理近年來審計署對國有企業財務收支的審計結果,會計核算不準確一直是常見問題(詳見表二)。
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201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中指出,審計發現,11戶企業2012年收入、利潤和資產不實金額分別為73.37億元、56.67億元和88.44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