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告訴我們,腐敗不會導致速亡,但腐敗能導致必亡
二月河:我在幾個場合一直對幹部這樣講:腐敗不會導致速亡,歷史上沒有這個效應,但腐敗能導致必亡。滿軍入關的時候,只有8萬5千兵力,吳三桂在山海關的駐軍是3萬5千人,合在一起就是12萬人。漢族的兵力是多少呢,李自成的鐵騎部隊有100多萬,加起來漢族的武裝力量在400萬人以上。可是12萬人打400萬人,卻如入無人之境。為什麼,因為你腐敗了,400萬人也就是一堆臭肉,不腐敗,12萬人也能變成一把剁肉的刀。崇禎皇帝最後是什麼樣子呢?只能跑到景山自殺了。這些歷史的細節真切地告訴我們,腐敗與每個人都有關聯。不是說某人因為腐敗被抓去了才有關聯,那只是在來早與來遲之間的差別。到了某一天,腐敗蔓延至全社會,社會“糖尿病”的並發症整個發作,你說你往哪裡逃?毛澤東同志講過,崇禎不是個壞皇帝,可是在那樣的情況下,他又有什麼辦法呢?所以說到了那一天,大家知道的時候已經為時晚矣。人清醒是需要條件的。很多人清醒是在大禍臨頭時,在東窗事發時,在接受調查時。到那時清醒還有什麼意思,錯誤已經鑄成。
對權力的無原則崇拜是導致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問:文化中的糟粕反映在社會生活中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二月河:腐敗問題,實際上就是這些糟粕帶來的直接後果。比如,對權力無原則的崇拜是導致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蒲鬆齡在《聊齋志異》裡的《夜叉國》中談到“什麼是官”,答道“出則輿馬,入則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諾;見者側目視,側足立:此名為官”。就是當官以後享受特權,產生一種與眾不同的心理感覺。對權力的迷信和崇拜可以說是幾千年養成的。古人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為什麼讀書高呢?因為讀書可以接近權力,或者說有可能進入權力階層。
那這種態勢,要怎麼改變呢?這就需要栽培除了權力之外別的值得崇拜的東西,比如說學識、品性,比如說典型人物,如焦裕祿、吳金印等。需要給這些典型人物以社會地位,如果你只是簡單地宣傳這些典型,但是許多人在官員面前還是奴顔婢膝的,你叫群眾怎麼去崇拜典型而不去崇拜官員呢?
所以說要有游離出官本位的邏輯,讓人們以其他的一些東西為榮為傲,才能分散對官本位崇拜的意識。這叫分一分崇拜,分一些給學者,分一些給那些在事業上有建樹的人。這樣人們就感覺到除了做官,還有其他事可做。我做學問,雖然不及官員,但是也能受到社會的尊崇,我的家族和我的親人也會受到尊敬,那麼這就可能會分散官本位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