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胡凌煒:實現民族復興必須提升國家綜合實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9 00:38:15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胡凌煒(中評社 王永雪攝)
  中評社上海8月19日電(記者 王永雪)上海台灣研究所、上海市台灣研究會、《台海研究》雜誌、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及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8月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聯合舉辦“甲午戰爭反思暨兩岸海洋合作”學術研討會。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胡凌煒在會上表示,要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必須要全方位地提升國家綜合實力,改善人民的生活。
 
  胡凌煒表示,189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不僅打亂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中國、日本這兩個國家的歷史和命運,而且從根本上改變了東亞的戰略格局。120年後的今天,中華民族的復興再次出現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在這個歷史機遇面前,如何避免緊張的中日關係又一次干擾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確保中華民族的復興,成為當前的一項重大課題。

  胡凌煒指出,戰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較量,以史為鑒,對比分析清朝晚期的中國與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在甲午戰爭前後,在國家各個層面的不同表現,能夠讓我們獲得更有意義的啟示。

  一、中日兩國制度層面差異的對比分析

  首先,甲午戰爭日本的勝利是制度的勝利,大清帝國的失敗是制度的失敗。胡凌煒表示,中國封建政治文明最大的特點是高度的中央集權。晚清末年,統治集團互相傾軋,腐敗盛行,已經到了完全無法應對列強凌辱的地步。

  胡凌煒指出,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入侵東方,清朝發起洋務運動,日本搞起了明治維新。但是中日兩國學習西洋文明的方式是不同的,日本從制度上革新變化,而清朝則止於外表形式。

  其次,清王朝政治制度的腐敗決定了軍事制度的改革缺乏統一規劃和全盤設計。由於清廷內部政治鬥爭的影響,在國家戰略層面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中樞,軍事改革始終沒有統一規劃和全盤設計。相反,日本的軍事改革有著明確的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日本高舉“脫亞入歐”大旗,倡導“文明開化”,強調知識的力量並不亞於武器的威力。

  胡凌煒表示,中日兩國在政治、軍事制度上的差異使得清朝與日本的對決,成為一個前現代國家與現代國家的對決。清王朝的戰敗無法避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